绝句六十四首(其二十八)

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

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子细论。

形式: 古风

翻译

讲解深奥的经文和歌曲,探讨的是最真实的道理。
不把炼丹的火候技巧写在文字上。

注释

契论:深奥的理论或教义。
经歌:宗教或哲学的经文和歌曲。
至真:最真实、根本的道理。
火候:炼丹时对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著:写入、表达。
口诀:秘诀、口授的技巧。
通玄:深奥玄妙,难以言表。
须:必须、需要。
共:一起。
神仙:道教中指修行有成的人。
子细:仔细、详细。

鉴赏

这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古诗,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绝句体。首先,从语言上看,这首诗使用了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词汇,如“契论经歌”、“火候”等,这些都指向了一种对内在真理的探讨和对修炼过程中细微变化的把握。

其次,诗中的意象也非常深远。“讲至真”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而“不将火候著于文”则暗示了这种追求不是通过文字可以完全表达的,它需要内心的体验和感悟。这里的“火候”可能是指修炼时的关键时刻,需要精确把握。

再看“要知口诀通玄处”,“口诀”在此代指一种秘密的知识或修炼方法,“通玄处”则是说这些知识和方法只有达到某种境界才能真正理解。最后一句“须共神仙子细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知识需要与具有相同追求的人共同探讨,不能孤立完成。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深奥哲理的探索和对修炼过程中微妙体验的描绘,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更传达了一种超越文字之上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39)

张伯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绝句六十四首(其二十七)

纵识朱砂及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

大都全藉维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

形式: 古风

绝句六十四首(其二十六)

姹女游从自有方,前行须短退须长。

归来却入黄婆舍,嫁个金翁作老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绝句六十四首(其二十五)

金翁本是东家子,送向西邻寄体生。

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女作亲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绝句六十四首(其二十四)

火生于木本藏锋,不会钻研莫强攻。

祸发只因斯害己,要须制伏觅金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