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

放懒生涯,欣慵活计,起心念念慈悲。

而今不肯,摘叶更寻枝。

撇下之乎者也,的端认、莲出青泥。

闲闲里,扪心自忖,有似遇良医。

逍遥真自在,要成仙福,凭仗心师。

志坚如山岳,不许胡移。

日用无为清净,自然得、捉住东西。

些玄妙,悟来通晓,虽老不为迟。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享受懒散的生活,轻松度日,心中常怀慈悲。
如今不再寻求繁琐,连树叶也不再采摘。
舍弃文言虚词,直指本质,莲花从淤泥中显现。
在闲暇时,内心反思,仿佛遇见了良医。
真正的自由自在,追求仙道福分,全靠内心的导师。
意志坚定如山,不容动摇。
日常生活中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地收获一切。
这些微妙的智慧,即使年老也能领悟,不嫌晚。

注释

慈悲:对他人的怜悯和爱心。
摘叶:寻找琐碎之事。
枝:比喻更深入的事物。
的端:直接。
莲出青泥:象征纯洁或超脱。
扪心自忖:自我反省。
良医:比喻能解决问题的人。
逍遥:自由自在。
心师:内心的引导者。
胡移:随意改变。
日用无为清净: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而然。
捉住东西:获得事物。
悟来通晓:通过领悟而理解。
迟:晚,不迟疑。

鉴赏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和芝阳灵元子卫信道韵》是一首表达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词作。词中,马钰以“放懒生涯”开篇,描绘了自己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对繁琐世事表现出一种淡泊和慈悲。他不愿再深陷于文人墨客的虚伪言辞(“撇下之乎者也”),而是追求内心的纯净,如同莲花从淤泥中生长,象征着超凡脱俗。

接下来,马钰强调了内心的修炼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认为通过“闲闲里,扪心自忖”,可以找到真正的良师——自己的心,从而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他坚定地表示,要通过无为而治,保持心境清净,自然而然地把握生活的真谛。

最后,马钰提到即使年纪渐长,领悟到这些“玄妙”道理并不算晚,因为内心的智慧是永不会因岁月流逝而减退的。整首词流露出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以及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880)

马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和张飞卿殿试韵

七赴皇都,三经殿试,怎知炼气绵绵。

心猿休歇,意马罢强颠。

燕处申申快意,仗清净、固住灵源。

玄玄处,三光并秀,照耀洞中天。

劝君开觉悟,休驰才俊,听取余言。

有逍遥妙路,无说无传。

决烈一刀两段,绝缘虑、自是通玄。

真功就,留侯的裔,继踵作神仙。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和霭戒师师父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明禅悟道通儒。

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

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

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

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

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

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

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咏和师叔辞世

和公师叔,猛悟良缘。弃官纳印休权。

远俗终南山下,庵盖茅椽。

身披麻衣纸袄,乐清闲、笑傲林泉。

怀美玉,便韬光隐迹,二十馀年。

因甚山侗侍奉,遇风仙曾说,活底神仙。

端的非常辞世,满室祥烟。

经年忽然空里,便贻子、画钓诗篇。

专诫我,莫教失见,休要夸玄。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庭芳.夜叉婆

扑粉施朱,画眉补鬓,巧言令色柔和。

暗藏机狡,名唤夜叉婆。

面善心乖性恶,纤纤指、鹰爪无过。

夸体段,取人性命,入夜骋偻儸。

遇师方省觉,要逃业障,须避冤魔。

纵水云游历,远离巢窝。

急急完全神气,累功行、岂敢蹉跎。

酬心愿,劝人修炼,功到洞仙歌。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