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安吉县梅溪二首(其一)

壮年知几到,幽径喜重寻。

异世桃源路,暮春梅子林。

屏山森秀色,槃涧漱清音。

迤逦穷幽渺,山行不厌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青春能有几度,我欣喜再次探寻幽深小径。
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是春天的桃花源,梅树林在暮色中盛开。
眼前的山峦如屏障般翠绿,山涧流水发出清脆的声音。
蜿蜒的小路通向无尽的幽静,我行走在这山间,越深入越不觉厌倦。

注释

壮年:指青壮年时期。
幽径:隐蔽而宁静的小路。
喜:欢喜,喜欢。
重寻:再次寻找。
异世:仿佛另一个世界,非现实的。
桃源路:隐秘而美好的世外桃源之路。
暮春:春季末期。
梅子林:盛开的梅树林。
屏山:如屏障般的山峦。
森秀色:树木繁茂、景色秀丽。
槃涧:弯曲的山涧。
漱清音:流水发出清脆的声音。
迤逦:蜿蜒曲折。
穷幽渺:深入到幽远的地方。
山行:山中行走。
不厌深:不觉得路途遥远或厌倦。

鉴赏

诗人以壮年时期的豁达心境,表达了对幽静山径的喜爱与追寻。"异世桃源路"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理想境界的情怀,而"暮春梅子林"则是这种理想中具体的美好场景的描绘,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洁和独特的美。屏山与槃涧交织出一片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其间清音流水,更增添了一份灵动之感。

"迤逦穷幽渺,山行不厌深"则是诗人对山林深处的向往与热爱,即便路径曲折、幽深难测,也无法阻挡诗人探寻自然之心。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笔法,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美好又超凡脱俗的世界,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豁达态度。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安吉城

一年两到吴兴郡,梦想往时云锦乡。

败堞颓垣尚围绕,雕梁画楝总凄凉。

萧萧适际风寒候,黯黯全无山水光。

日暮楼头鸣鼓角,声声悲壮断人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过吴兴城

两溪浮玉浸晴空,万井楼台一苇通。

舟过恍如蓬岛客,人行疑在广寒宫。

青山迎送犹佳友,绿鬓往来成老翁。

遐想坡仙莘老辈,迩来那复有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秀城哭叶倅(其一)

一见负吾愿,人亡乃及门。

温乎容可即,俨若像如存。

满拟朋三寿,那知隔九原。

瓣香倾老泪,伫立黯消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过秀城哭叶倅(其二)

久矣致生刍,斯行夫岂徒。

不惟哀一老,亦欲识诸孤。

魏笏期传祖,韦经在业儒。

子平仙去早,万事付长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