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人爱与山为友,住得山前地几双。
为纳白云长扫室,欲延青嶂别开窗。
岚中筇迹粘苔磴,风外琴声泻石缸。
应是烟霞数仙侣,月明时复下旌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山为伴的生活情景。诗人张翥以山人自居,选择在山前居住,享受着宁静而深邃的自然环境。他清扫房屋以接纳悠悠白云,开窗迎接青翠山峰,体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敬仰。诗中的“岚中筇迹粘苔磴”形象地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竹杖留下的痕迹沾染着青苔,显得幽深而神秘。夜晚,山风中飘来古琴之声,如泉水般洗涤心灵,石缸似乎也承载着这份空灵。诗人想象这里定然有几位仙人伴侣,会在月光皎洁之时,乘着旌幢降临,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色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不详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寒潮已退大江空,不见来鸥与去鸿。
半岭綵霞缠落日,一川红树照西风。
鲁连蹈海英灵远,王粲登楼感慨同。
径欲投竿会稽石,得鱼为饱浙河东。
痴坐?毹类冻蝇,霜风吹折布衣棱。
炉翻宿火随灰陷,杯覆燖汤到地凝。
虎豹冻埋山尽雪,鱼龙寒宿水连冰。
浊醪最解强人意,吟短西窗一寸灯。
故人音问久相疏,忽寄新诗良起予。
半卷长笺欹枕读,尽拈佳句绕窗书。
此生馆阁嗟留滞,何日兵戈见扫除。
归觅南屏山下隐,酒杯茶灶共閒居。
喜君近疾已平安,楮帐绵衾且避寒。
饭颗任嘲诗骨瘦,糟丘能遣客怀宽。
天街钟动朝初罢,海国书回岁又残。
忽讶衰翁不相问,北风吹雪正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