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五首(其四)

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倡安少女名桃根。

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

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

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

丹梁翠柱飞流苏。香薪桂火炊雕胡。

当年翻覆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客舍中少女桃根的悲惨命运,反映了社会底层女性的辛酸与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桃根从贫苦到突然受到尊宠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背后所隐藏的世态炎凉和命运无常。

首句“君不见长安客舍门”,以设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引人思考。接着描述桃根的身份,“倡安少女名桃根”,暗示她可能来自低微的家庭,却有着不平凡的名字,预示着她的命运将有不同寻常的转折。

“贫穷夜纺无灯烛”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桃根在贫困中的生活状态,夜晚没有灯火,只能依靠微弱的光亮进行劳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然而,命运的转折来得如此之快,“何言一朝奉至尊”,一夜之间,她从贫苦少女变成了受到尊宠的对象,这种变化之大,令人感叹。

接下来,诗人通过“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桃根地位的提升,同时也暗示了皇宫内部的复杂与深邃,以及外界对皇室生活的无知。通过“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这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乌鸦的叫声反衬出皇宫内的宁静与奢华,同时通过玉栏、金井、辘轳等细节描绘,展现出皇宫的富丽堂皇。

“丹梁翠柱飞流苏,香薪桂火炊雕胡”两句,继续描绘皇宫内的景象,丹红的梁柱、翠绿的柱子、飘动的流苏,以及用香木和桂木燃烧的炊具,都体现了皇家生活的奢华与精致。而“当年翻覆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则表达了对桃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女性命运多舛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桃根命运的描绘,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阶层的鲜明对比和女性地位的低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弱者的同情。

收录诗词(142)

吴均(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 字:叔庠
  • 籍贯: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
  • 生卒年:469年—520年

相关古诗词

行路难五首(其五)

君不见上林苑中客。冰罗雾縠象牙席。

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

白酒甜盐甘如乳。绿觞皎镜华如碧。

少年持名不肯尝。安知白驹应过隙。

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

逶迤好气佳容貌。经过青琐历紫房。

已入中山冯后帐。复上皇帝班姬床。

班姬失宠颜不开。奉帚供养长信台。

日暮耿耿不能寐。秋风切切四面来。

玉阶行路生细草。金炉香炭变成灰。

得意失意须臾顷。非君方寸逆所裁。

形式: 乐府曲辞

重赠临蒸郭某诗

英英者桂,结景嵩华。润以碧沼,萦以紫霞。

葐蒀其气,晻映其华。终朝顾止,载挹载嗟。

英英者桂,亦好其音。爰凋爰剖,为此瑟琴。

缀以清玉,镂以白金。终朝顾止,悠悠我心。

蔽茀小草,亦呈其节。华不堪献,条不堪结。

娈彼芳辉,怜此冥灭。终朝顾止,心焉如咽。

形式: 四言诗

王侍中夜集诗

抽兰开石路,剪竹制山扉。

文沦见绿水,参差隐翠微。

西山采药至,东都谢病归。

纺毛织野服,缝芰作山衣。

欲知三青鸟,檐上素云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登钟山燕集望西静坛诗

客思何以缓,春郊满初律。

高车陆离至,骏骑差池出。

宝碗汎莲花,珍杯食竹实。

才胜商山四,文高竹林七。

复望子乔坛,金绳蕴绿帙。

风云生屋宇,芝映被仙室。

方随凤凰去,悠然驾白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