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三首(其一)

二曜递升降,阴阳互推移。

阴阳各异致,平均乃其归。

君看至赜里,象数无偏奇。

凝寒既已极,冉冉生光晖。

庶形自终始,谁能测其机。

苍天不自言,知天一何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规律和生命循环的深刻思考。

首先,“二曜递升降,阴阳互推移”,诗人以“二曜”(太阳与月亮)的交替升降,象征着自然界阴阳力量的相互作用与转换,形象地描绘了昼夜更替、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这种动态平衡是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体现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接着,“阴阳各异致,平均乃其归”,进一步阐述了阴阳力量虽有差异,但最终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社会、人生乃至宇宙整体运行的普遍规律,强调了和谐与均衡的重要性。

“君看至赜里,象数无偏奇”,诗人通过观察最细微的自然现象,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并非偶然,而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没有偏颇或奇特之处。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力,以及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之心。

“凝寒既已极,冉冉生光晖”,随着严冬的极致寒冷过去,万物开始复苏,新的生机逐渐显现。这不仅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生命在逆境中坚韧不拔,最终迎来新生与希望。

“庶形自终始,谁能测其机”,诗人感慨于自然界中各种形态从始至终的循环变化,感叹人类智慧有限,难以完全理解和预测这些复杂而微妙的过程。这表达了对自然奥秘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循环不可预知性的深刻认识。

最后,“苍天不自言,知天一何希”,诗人以“苍天”象征宇宙的神秘与伟大,表达出对宇宙之谜的无限向往与追求。这句话暗示了人类对于宇宙真理的探索永无止境,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生命循环以及人类智慧边界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收录诗词(66)

张邦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迎春三首(其二)

去冬大江南,积雪平茅屋。

经年理丝者,褐短不掩腹。惟见貂裘子,环炉向?醁。

一饮千黄金,弃置纨与縠。

沉思终永夜,感叹泪盈掬。

青春获我心,暖气先穷谷。

形式: 古风

迎春三首(其三)

闭门终日坐,不知天地春。

鸿钧一以动,百物相鲜新。

忆昨彫落时,梅李各有仁。

如今发生气,亦复资絪缊。

太和绝渣滓,太虚无私亲。

达人均四海,愚者分比邻。

嗟予二三友,欢会当及辰。

我有一尊酒,可以陶吾真。

形式: 古风

惑兴

明主录忠良,鼎餗酬明德。

世运一以迁,有时荣藿食。

藿食非所荣,清修表孤特。

如何眯目子,势利纷相射。

缇䌌空十重,卞璞委荆棘。

矫矫皇甫规,超然分玉石。

呼卿问雁门,倒屣迎缝掖。

形式: 古风

送王宜学编修谪官三河驿(其一)

悠悠天地间,万里亦人世。

人世无险夷,所贵展心意。

况子抗忠言,投荒本非愧。

何事当别离,使我心如醉。

岂为儿女情,徒滋生别泪。

收泪发狂歌,傍人鲜能会。

明月悬高秋,照我心中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