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引.挽白云观主张坤鹤老人

寥天宗洞。鹤驾云軿众仙拱。

五千文字功夫,玄珠流动。凝神接踵。

不比寻常铅汞。七十年,算是游戏人间一梦。

从此谢几尘,大药存真种。

炼成冰雪肌肤,驯龙调凤。道高德重。

宝箓丹书亲奉。一朝归去,御万里、长风相送。

形式: 词牌: 黄鹤引

鉴赏

这首词以“黄鹤引”为题,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为挽悼白云观主张坤鹤老人所作。词中运用了丰富的道教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对道家修行的向往。

开篇“寥天宗洞。鹤驾云軿众仙拱”,描绘了一幅仙鹤驾云、群仙环绕的仙境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预示着老人已步入仙界。接着“五千文字功夫,玄珠流动”,借用了道家经典《道德经》五千言的寓意,暗示老人在修行中领悟了深奥的道义,其智慧如同流动的玄珠,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凝神接踵。不比寻常铅汞”,进一步强调老人在修行上的专注与精进,不同于世俗的功利追求,而是达到了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接下来“七十年,算是游戏人间一梦”,表达了对老人一生修行的赞叹,将人生比喻为一场短暂的梦境,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从此谢几尘,大药存真种”,意味着老人已经摆脱了世间的尘嚣,找到了内心的净土,继续在更高的层次上修炼。炼成“冰雪肌肤,驯龙调凤”,象征老人在修行中达到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净化,能够驾驭自然界的灵性力量。

“道高德重。宝箓丹书亲奉”,赞扬老人不仅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还亲自参与了道家经典的传承与弘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一朝归去,御万里、长风相送”,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老人乘风而去的场景,预示着他将带着无尽的智慧与慈悲,继续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旅行,成为永恒的存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也展现了对道家精神的崇敬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挽歌。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玉烛新.咏白海棠,用周清真韵。社中课题

初晴新雨后。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

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

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

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

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神娟韵秀。

雅称个、花仙为首。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形式: 词牌: 玉烛新

舞春风.咏花幡,并序

剪帛裁成五色幡。枝头高挂舞翩翩。

才过谷雨看花日,恰好东风结果天。

嫩蕊更须人护惜,柔条为怕鸟衔残。

倚阑细玩生生理,可喜矫儿善保全。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水调歌头.湘佩属题《清惠堂遗印诗》

香火岁时祭,湖水似臣心。

清流不断,千年姓字列东林。

未了生前遗憾,岂是先生力薄,无计破群阴。

固有浩然气,天地是知音。二百载,方寸石,竟难沈。

人间万事,忧喜得失古犹今。

天道好还之理,旧物完璞不损,四字抵千金。

永锡子孙福,世守此规箴。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莺啼序.雨中送春,用吴梦窗韵

三春又轻过了,叹韶华似水。

画阑外、几树飞花,可怜剩有残蕊。

便是果成时已过,飘零艳色随风坠。听娇莺声细。

凄凄似有愁思。天也无情,迅如过羽,宿雕梁燕子。

尚能记、当日双栖,故巢收拾又至。

暗窥人、新愁旧恨,泻珠泪、偷弹纤指。

怕匆匆,花与春归,又生凉意。

陈踪旧迹,闷闷愁愁,尽酿成梦寐。

吹柳絮、绿绵不定,淡霭微雨,扫尽残红,落花如泪。

岂因病酒,愁宽梦窄,谁能怜取新来瘦,试春衣、顿觉身憔悴。

娇香易减,翩翩蛱蝶探芳,往来海棠阴里。

阶前绿满,琐琐游蜂,也惜红慕翠。

怅昔日花间游憩。览胜登临,拾蕊拈花,不堪题起。

萍飘浪泊,难追欢事。

东风门巷春已去,恋余香,空向阑干倚。

如今检点新词,为饯花魂,泪盈素纸。

形式: 词牌: 莺啼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