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岩中老释子,白发对青山。
不作看山想,秋云时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山中修行的老和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通过“岩中老释子,白发对青山”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和尚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他的白发映衬着周围的青山,形成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接着,“不作看山想,秋云时往还”则进一步展现了老和尚内心的平和与淡泊,他并不以观赏者的心态看待山景,而是与之融为一体,秋云的来去自如也象征着他心境的自由与超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群峰相接连,断处秋云起。
云起山更深,咫尺愁千里。
流云绕空山,绝壁上苍翠。
应有采芝人,相期烟雨外。
端居托穷巷,廪食守微官。
事少心虑怡,吏休庭宇宽。
晨兴吟诵馀,体物随所安。
杜门不复出,悠然得真欢。
良朋夙所敦,精义时一殚。
壶餐虽牢落,此亦非所难。
旷然尘虑尽,为对夕花明。
密叶低层幄,冰蕤乱玉英。
不因秋露湿,讵识此香清。
预恐芳菲尽,微吟绕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