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咏(其十六)餐菊

楚客有佳味,山僧非酒人。

醉嫌陶靖节,颦效屈灵均。

无复盐梅想,偏宜姜桂辛。

东篱花满眼,霖雨任经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情趣与心境。首句“楚客有佳味”,以楚地的美食喻指山中生活的独特风味,暗示山居生活虽远离尘嚣,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乐趣。接着,“山僧非酒人”一句,点出山中僧侣不嗜酒的特点,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环境的清静与超脱。

“醉嫌陶靖节,颦效屈灵均”两句,运用典故,将山中隐士与古代文人陶渊明、屈原相比较。陶渊明以饮酒著称,而山中僧侣则“醉嫌”,表现出对世俗饮酒风气的反感;屈原以忧国忧民著称,山中隐士则“颦效”,意在表达对屈原精神的敬仰和效仿,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

“无复盐梅想,偏宜姜桂辛”两句,通过食物的调味来象征山中生活的简单与自然。盐梅是古代常用的调味品,这里用来比喻世俗生活的复杂与繁琐;而姜桂辛则是山中常见的调料,象征着山居生活的质朴与纯粹。这两句表达了山中隐士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东篱花满眼,霖雨任经旬”两句,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宁静的画面。东篱之花,象征着山中隐士内心的淡泊与高洁;霖雨,即长时间的雨,象征着外界的纷扰与世事的变迁,而山中隐士却能安然自得,不为所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杂咏(其十七)折藕

浮生聊寄迹,决绝复奚辞。

一洗尘根净,方知涅不缁。

可堪盈手赠,偏与素心宜。

大地同饥渴,于君有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居杂咏(其十八)啖斋

白首无兼味,黄斋只数茎。

不知牙齿落,还与菜根争。

发瓮醢鸡笑,行堂热碗鸣。

辛酸赢一饱,多谢楗椎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山居杂咏(其十九)采蕨

晨出采薇蕨,暮归逢隐沦。

殷勤频借问,夷叔是何人。

粳米卢州饭,迷阳大地春。

我心无不可,饱食报能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山居杂咏(其二十)茹芝

茅堂烟火后,云外采芝归。

紫玉流匙滑,银丁入馔微。

神仙宁绝粒,吾道本忘饥。

却笑商山老,驴年未息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