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山居补植花木

庐非人境,山深四月未闻莺。飞花空忆春城。

最恼无情野烧,收拾到陈青。

尽黄云红叶,一望芜平。荒畦几棱。豆坼甲,怯寒轻。

剩有劫余幸草,识我经行。饾饤阴晴。

试种竹、移蕉环护庭。锄未了,雾冥冥。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鉴赏

这首《婆罗门引·山居补植花木》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居生活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环境的静谧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首句“庐非人境,山深四月未闻莺”开篇即营造出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山中四月之景,未见黄莺啼鸣,更显山林之幽静。接着“飞花空忆春城”一句,诗人借飘落的花瓣怀念往昔繁华的春城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恼无情野烧,收拾到陈青”则描绘了山间野火的肆虐,将绿色植被变为陈旧的青色,体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破坏力。而“尽黄云红叶,一望芜平。荒畦几棱。豆坼甲,怯寒轻”几句,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环境的荒凉与生机并存的景象,黄云与红叶交织,荒芜之中透露着顽强的生命力。

“剩有劫余幸草,识我经行”表达了诗人对残存生命力的珍惜与感激,即使在灾难之后,仍有幸存的草木见证着他的足迹。最后,“饾饤阴晴。试种竹、移蕉环护庭。锄未了,雾冥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无论是阴晴不定的天气,还是对竹子、芭蕉的种植,都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戊寅五月五日哭惠文女

黯江城、落梅哀笛,吹残甥馆琼树。

臂丝续命欺人耳,乍面忽成千古。鸡报午。

莫便认、视阴灵照机先赴。昙花两度。

恁一坠银瓶,永辞珠掌,先后委尘土。

人间世,生女生男何补。漫云光采门户。

母兮抚汝终如始,藐尔诸孤谁抚。天欲暮。

偏教我、临流踯躅横舟渡。蒲觞忍举。

对渺渺蛮波,年时角黍,怕听大招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浣溪沙

烟雨霾天雾隐山。苍波无语对愁颜。

孤灯促我掩重关。

蔬果虫余分脆润,缥缃蠹后理丛残。

牟尼一串算消閒。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过秦楼.彩蝶大逾掌,夜入天如书斋,扑而乾之,制为标本诧客。正香江人满时也

花国春悭,虫天劫换,末路凄凉如此。

香非迷客,望辄投门,一误遂成九死。

幕燕池鱼正愁,游戏忘怀,人间何世。

算山空月坠,尘缘蝉蜕,蒙庄醒未。

似见说、猎火烧原,随萤逐燕,省识蛮江风味。

容台铢袂,罗洞蕉裳,蛋雨狼烟夺绮。

恨不蓬莱峤壶,埋迹栖幽,避嚣辞市。

奈身文贾祸,碧血斑斓茧纸。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虞美人.双树居赏月

故乡明月团圆面。终隔缑山远。安排诗酒待清光。

无奈满城风雨似重阳。平安园竹僧无信。

难向天涯问。嫦娥不肯下云来。

为怕青田碧海涨黄埃。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