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风驭过姑射,云佩挹浮丘。

丁宁月姊,为我澄霁一天秋。

尽展冰奁玉鉴,要看瑶台银阙,万里冷光浮。

分与世间景,好在水边楼。想霓裳,呈妙舞,起清讴。

蓝桥何处,试寻玉杵恣追游。

拟待铅霜捣就,缓引琼浆沈醉,谁信是良筹。

长啸跨鲸背,不必愿封留。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开篇“风驭过姑射,云佩挹浮丘”两句,以飘逸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神仙界的意象,其中“姑射”、“浮丘”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奇景,通过“风驭”和“云佩”的动态描写,营造了一种天地间自由往来的氛围。

接下来的“丁宁月姊,为我澄霁一天秋”则引入了人间的意愿,祈求仙姊为自己驱散乌云,让清朗的秋日蓝天展现。这里的“月姊”通常指的是月宫中的仙女,她能够掌控天气,故而诗人有此请求。

紧接着,“尽展冰奁玉鉴, 要看瑶台银阙,万里冷光浮”三句,进一步深化了仙境的描绘。诗人想象着在这片仙界中,一切都呈现出冰清玉洁的美好,“瑶台银阙”乃是仙宫的装饰,而“万里冷光浮”则形容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辉煌。

“分与世间景,好在水边楼”两句,则将仙界的美景与人间对比,表达了诗人更愿意选择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这里的“水边楼”往往是隐逸之士的理想居所。

随后,“想霓裳,呈妙舞,起清讴”三句,又回到仙界的情境中,诗人想象着仙子们穿着轻盈的衣衫跳起了美妙的舞蹈,同时发出清脆的歌声。这一切都是对超凡生活的一种向往。

“蓝桥何处,试寻玉杵恣追游”两句,则是诗人在追寻仙界之路,他想知道那通往仙境的蓝桥究竟在哪里,并希望能找到传说中的玉杵,以便追随它进入仙境。

最后,“拟待铅霜捣就,缓引琼浆沈醉,谁信是良筹。长啸跨鲸背,不必愿封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达到仙界后,能够悠然自得、沉醉于仙境之中的期待。“铅霜”、“琼浆”都是美酒的代称,而“鲸背”则是传说中神仙乘坐的巨鱼,这里象征着诗人希望自己能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无需再有世间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奇景的描绘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尘世束缚的超越。

收录诗词(61)

卢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宋高宗绍兴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字叔阳,(一作叔易)号丑斋,里居及生卒年均不祥。尝仕州县,多与同官唱和。其他事迹不可考。著有哄堂词(亦作烘堂词)一卷,《文献通考》为辞通俗,咏物细腻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题蒲圻景星亭上慕容宰

华亭新伟观,胜地得高雄。

凭栏徙倚要眇,万里景无穷。

好是江流萦绕,那更云天舒阔,叠嶂倚晴空。

眼界无尽藏,怀抱有清风。主人贤,开绮席,泛金钟。

放怀一笑,许我满酌醉颜红。

祗恐玺书即下,促起飞凫东去,行作黑头公。

还记今朝客,曾待一杯同。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冉冉云.牡丹盛开,招同官小饮,赋此

雨洗千红又春晚。留牡丹、倚阑初绽。

娇娅姹、偏赋精神君看。算费尽、工夫点染。

带露天香最清远。太真妃、院妆体段。

拼对花、满把流霞频劝。怕逐东风零乱。

形式: 词牌: 冉冉云

汉宫春

向暖南枝,最是他潇洒,先带春回。

因何事、向岁晚,搀占花魁。

天公著意,安排巧、特地教开。

知道是,仙翁诞节,琼英要泛金杯。

人学寿阳妆面,正梁州初按,羯鼓声催。

年年此花开后,宴启蓬莱。

朱颜不老,算难教、绿野徘徊。

消息好,行看父子,和羹鼎鼐盐梅。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玉团儿.用周美成韵

绿云慢绾新梳束。这标致、诸馀不俗。

邂逅相逢,情怀雅合,全似深熟。耳边笑语论心曲。

把不定、红生脸肉。若得同欢,共伊偕老,心事忒足。

形式: 词牌: 玉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