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得野鸟

公子得野鸟,来自虞罗中。

羽毛何灿灿,声音复嗈嗈。

珍爱日为玩,殷勤贮雕笼。

雕笼岂不贵,胜彼荆棘丛。

饮啄就左右,乃足安微躬。

野鸟性难驯,飞扑尤忡忡。

比类忍莫同,永隔雌与雄。

孰知野鸟苦,秪悦公子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王绂对一位公子得到一只被捕捉的野鸟后,对其珍爱之情的细腻刻画。诗中通过对比笼中之鸟与野外自由之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类过度干预自然行为的反思。

首句“公子得野鸟,来自虞罗中”,点明了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公子得到了一只被猎捕的野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接着,“羽毛何灿灿,声音复嗈嗈”两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野鸟的美丽与活力,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

“珍爱日为玩,殷勤贮雕笼”描绘了公子对这只野鸟的珍视,将其精心饲养在雕琢精美的笼子里。然而,“雕笼岂不贵,胜彼荆棘丛”一句转折,表达了对这种将野生物种囚禁于笼中的行为的批判,指出笼中生活虽舒适,却失去了自然的自由与野性。

“饮啄就左右,乃足安微躬”进一步强调了笼中生活的局限性,野鸟虽然得到了人类的照顾,但失去了在大自然中自由觅食和生存的能力。“野鸟性难驯,飞扑尤忡忡”则揭示了野鸟难以适应笼中生活的事实,它们的本能和天性受到了极大的压抑。

“比类忍莫同,永隔雌与雄”表达了对野鸟失去伴侣的悲痛,强调了自然状态下两性关系的重要性。最后,“孰知野鸟苦,秪悦公子容”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公子仅从个人喜好出发,忽视野鸟真正需求的行为的批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翰林典籍沈民则题乐琴书处

沈君搆华轩,藏书复藏琴。

书以载古道,琴以传古音。

古人不可见,唯此悦我心。

我心既自悦,外虑俱销沈。

凉生深竹净,日转高梧阴。

弦诵苟世守,奚须满籯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杨得昂

数载不相见,一见惊复喜。

翻思两地情,音问隔千里。

宿雨暗洲渚,飞鸿度江水。

孤棹即飘然,离愁又重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瞻云轩

慈颜日已衰,游子日已违。

路阻千里脩,心逐孤云飞。

云飞想其下,轻阴覆庭闱。

何繇获终养,日舞斑斓衣。

王事靡有程,岁徂曷言归。

望望徒自伤,暮景西山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为张生写竹

生也才弱龄,骨气已拔俗。

青衿三尺强,对客莹如玉。

颇亦好清事,揖我求写竹。

我方困尘途,怀抱苦烦燠。

翰墨交久违,砚破笔已秃。

怜渠意甚勤,聊为扫新绿。

生能会我心,进益必宜笃。

切磋与琢磨,更请歌淇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