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荆山生巨璞,安知中有玉。

卞和持献之,王乃刖其足。

天不生卞和,此玉无人知。

天不生此玉,和足宁刖之。

但求识者献,刖足复何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探讨了发现与价值之间的关系。诗中通过描述荆山中蕴藏的巨璞,以及对璞中珍玉的挖掘过程,隐喻了世间事物的潜在价值往往不为常人所知,需要有眼光和勇气去发现和识别。卞和的故事是诗中的核心,他因献玉而被砍去双脚,象征着在追求真理或价值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牺牲。然而,诗中也强调了如果没有像卞和这样的发现者,真正的价值就可能被埋没。最后两句“但求识者献,刖足复何悲”,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发现者的敬意,并暗示了即使在追求过程中付出代价,也是值得的,因为真正的价值终将被世人所认识和欣赏。整首诗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体现了诗人对于价值发现与社会认知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奎上人

青云覆层巘,一径入幽林。

山中夜来雨,不知双涧深。

上人春讲罢,蹑履纵幽寻。

寄谢岩头月,还同永夜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拟古四首(其一)

客从南海来,遗我明月珠。

感君绸缪意,繫在红罗襦。

罗襦不可解,中情不可改。

月以明妾心,珠以结君爱。

谁言道路长,咫尺隔光采。

形式: 古风

拟古四首(其二)

幽兰生江皋,锐叶一何好。

临流掇其英,持以寄远道。

纫为君子佩,玩之慰中抱。

毋令比萧艾,寂寞委秋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拟古四首(其三)

晨出北郭门,遥见一抔土。

借问谁家田,云是前人墓。

青松夹道生,薤叶披朝露。

寂寂蒿莱下,但见狐与兔。

阴阳无停机,谁能识其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