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摰所作的《挽慈圣光献皇后二首(其二)》,通过“挽”字表达了对已故皇后的哀悼之情。诗中描绘了孝孙皇帝对已故皇后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以及皇后的逝世对宫廷和国家带来的影响。
首句“孝孙皇帝念终天”,点明了皇帝对皇后的思念之情,如同悼念逝去的亲人。接着,“毁慕难留王座迁”一句,形象地描述了皇帝在悲痛中难以离开王位的情景,表现了皇权的延续与哀思的交织。
“庙谥易名尊四字,宸闱行服自三年”两句,说明了皇后的去世后,皇帝对其追加庙号、谥号,并在宫中穿着丧服以示哀悼,这一行为持续了三年之久,体现了对皇后的尊敬与哀悼之情。
“宝衣鸾凤藏华殿,哀仗星辰下洛川”描绘了皇后的遗体被安放于华丽的殿堂内,覆盖着绣有鸾凤图案的衣物,而哀悼的仪仗队伍则如星辰般从京城出发,沿着洛水缓缓前行,象征着哀思的传递与皇后的最终归宿。
最后,“从此都人想游幸,无因重见九龙軿”表达了人们对于皇后生前游幸场景的怀念,以及对无法再见到皇后乘坐九龙軿(古代皇家出行的仪仗车)的遗憾,进一步深化了对皇后的哀悼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对皇后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宫廷礼仪与哀思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