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夕风雨歌

去年八月十八夕,前年八月十八朝。

宝带桥边观串月,钱塘江上弄惊潮。

今年此夕何萧索,秋雨泙澎沉月魄。

万里银河水倒飞,千条瀑布天争落。

吹笛空为壮士声,何时一战似雷霆。

沙场后夜逢明月,会有葡萄醉卫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八月十八夕风雨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八月十八日风雨交加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慨。

开篇“去年八月十八夕,前年八月十八朝”,以时间的对比,引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接着“宝带桥边观串月,钱塘江上弄惊潮”两句,生动描绘了宝带桥边观赏连串的月亮,钱塘江上激起惊人的波涛,营造出一幅壮观而又神秘的画面。

转折处“今年此夕何萧索,秋雨泙澎沉月魄”,将视角转向当前,描述了今年八月十八日的凄凉景象,秋雨连绵不绝,使得月亮的光辉黯淡无光。接下来“万里银河水倒飞,千条瀑布天争落”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雨水如银河般倾泻,如同千条瀑布从天而降,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交加的激烈场面。

“吹笛空为壮士声,何时一战似雷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昂与渴望,仿佛在风雨中吹响的笛声,虽有壮志,却难以实现。最后“沙场后夜逢明月,会有葡萄醉卫青”一句,以古代战场上的明月和历史人物卫青的典故,寄托了诗人对未来和平与胜利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八月十八日风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向往。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题铁桥丈画鹰

铁桥老人七十五,画马画鹰力如虎。

此幅角鹰何飞扬,汉代郅都非其伍。

飒然恃出当秋天,林间不敢有毛羽。

雕如车轮空作群,金眸玉瓜不如君。

杉鸡竹兔方纷纷,何时一击开边云。

形式: 古风

赠卫山人

卫子兴来书自圣,鸾鶱凤举繇天性。

弯弓昔作李将军,搦管今为王大令。

虎豹雄姿可奈何,无因血战出朝那。

林泉处处成高隐,丝竹时时间浩歌。

我今学书费毫素,下马何时草露布。

君家夫人笔阵图,与尔经营及迟暮。

报恩况复有文章,经世何妨向烟雾。

形式: 古风

浮丘修禊作

朱明门户是浮丘,浮丘丈人昔此游。

采药相携浮丘叔,时从洞里入罗浮。

挹袖堂前花几处,春光一望消愁绪。

云霞十里蜃楼台,锦绣三城龙子女。

今晨上巳是佳晨,与客倾壶坐草茵。

偏霸不须为武帝,清狂且复作仙人。

形式: 古风

过长寿院

尉佗城边长寿里,古寺前临白鹅水。

家家蕹菜有浮田,处处?鱼归大市。

钟磬声随山雨来,菩提坛接越王台。

石门南对红楼出,珠浦西连绀殿开。

师向人天无可说,诸方尽让琉璃舌。

丹青一一是无生,词彩纷纷洞冰雪。

自种花多灌美泉,头陀苦行在花田。

不须天女频来散,终岁花开冬亦妍。

林塘曲曲通潮汐,鸥鸟时来争坐席。

童子欢娱足白鹇,老人变化多黄石。

相对空天月上时,海光如见杖人师。

曾分宝镜虽无用,欲举青莲亦有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