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面烟岚合,吟魂到便清。
乱山供远翠,幽竹送寒声。
磬韵听时歇,云根望处生。
尘机闲摆落,潜得笑浮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净居寺的景象和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美与佛法修养的赞美。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每一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刻领悟。
“四面烟岚合”一句,以朦胧的烟岚形容寺庙四周的山峦,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吟魂到便清”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吟咏诗词时,心灵得到净化,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清澈。
“乱山供远翠”中的“远翠”指的是远处山峦的绿色,通过“乱山”一词,可以想象到那不是连绵起伏而是错落有致的山势,这些山峦像是自然界中供奉着远方的翠绿。“幽竹送寒声”则描写了幽静的竹林中传来的一阵清冷之声,增添了一种深秋或冬日的宁静氛围。
“磬韵听时歇”中的“磬韵”可能指的是流水的声音,或是寺庙钟声,诗人在听到了这些声音后,心灵得到安顿,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云根望处生”则是说诗人仰望着云端,仿佛能从中看到某种生命力或精神力量的生成。
“尘机闲摆落”一句,通过“尘机”的字眼,指代的是世间的纷争与繁杂,而“闲摆落”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和释然。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要超越这些世俗的烦恼,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潜得笑浮荣”则是说诗人在这种超脱中,获得了对世间浮华荣耀的豁达笑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写,展现了一种追求精神净化与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不详
岑楼高架郁嵯峨,几度凭栏发浩歌。
春树鸟声当户巧,夕阳山色卷帘多。
花凝玉勒含烟露,酒泛金樽醉绮罗。
自是梁园知好客,不妨车马日相过。
九万鹏霄振翼时,与君同折月中枝。
细思淳化持衡者,得到于今更有谁。
曈昽晓日上帘旌,又听林鸠逐妇声。
可笑天公无定向,只随汝辈作阴晴。
满目风光二月时,小桃无数柳依依。
松间野寺临清浅,花底旗亭倚翠微。
人意不随春意好,此心端与赏心违。
目斜望断高阳侣,赢得惺惺骑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