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十首(其十)

天乎难问,载云旗五色,逢迎山鬼。

思折琼枝嗟远道,羞与蹇修为理。

饮石泉兮,入修门些,上下悠悠只。

悲哉秋气,伤心极目千里。

众女谣诼蛾眉,无南无北,到处机蓬矢。

丛桂连蜷招隐士,岁晚淹留何事。

兰枻荪桡,螭骖虬驾,我欲歌离世。

巫咸夕降,卜居惝恍谁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壶中天十首(其十)》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界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首先,“天乎难问”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宇宙的困惑和无奈,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深深敬畏和探索欲望。“载云旗五色,逢迎山鬼”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景象,云旗五色飘扬,仿佛在迎接山中的精灵,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思折琼枝嗟远道,羞与蹇修为理”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嘲。琼枝象征着高洁和理想,远道则代表了追求的艰难和遥远。诗人以“羞与蹇修为理”自嘲,暗示自己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

接下来,“饮石泉兮,入修门些,上下悠悠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通过饮石泉、入修门的方式,试图在自然和精神世界中找到一丝安宁。然而,“悠悠只”三字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悲哉秋气,伤心极目千里”将情感推向高潮,秋天的凄凉景象引发了诗人深深的伤感,极目远眺,千里之景尽收眼底,却只能感受到无尽的悲哀和孤独。

“众女谣诼蛾眉,无南无北,到处机蓬矢”这一句则可能暗指社会的纷扰和不公,众女的谣诼和机蓬矢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以及个体在其中的无助和挣扎。

“丛桂连蜷招隐士,岁晚淹留何事”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在岁末之时能够找到一处静谧之地,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归宿。

“兰枻荪桡,螭骖虬驾,我欲歌离世”则是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兰枻荪桡、螭骖虬驾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想象和向往。

最后,“巫咸夕降,卜居惝恍谁是”以巫咸夕降的传说,象征着诗人对于未来和命运的不确定感,卜居惝恍,无人能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一枝春

轻暝笼寒,卷帘迟、寂寞收灯风雨。

芳游谩数,不是近来心绪。

梅钿杏粉,渐看到、柳枝眉妩。

空自把、花恼何郎,引得翠乡愁聚。

茸窗旧时眠处,爱浓熏宝屑,闲歌金缕。

龙香麝纸,记与细翻笙谱。

梨云梦暖,甚容易、燕莺娇妒。

谁更在、丝障银屏,醉听俊语。

形式: 词牌: 一枝春

扫花游

画檐翠湿,奈几阵余寒,嫩红如扫。

采香径悄,问莺帘燕户,剩春多少。

泪染情丝,尚忆华清睡好。

黯怀抱,任亭角夜深,银烛休照。

芳事虚负了,任锦障重围,绿云迷晓。

瘦枝谩拗,便轻阴再乞,可怜花老。

不是无诗,极目江南路杳。

送愁到,掩纹窗,雨斜风峭。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桂枝香

渔庄岸侧,正水落远汀,残雾收白。

渐见香粳刈了,绣匡齐出。

纬萧夜占爬沙路,苇花深,碎灯摇碧。

楚霜初饱,还愁解甲,暗随潮汐。自玉局,清吟换得。

喜斫雪双螯,同醉芳液。应是红姜细捣,绿橙亲擘。

江湖岁晚无肠断,对西风何限相忆。

竹根胜雨,时时空认,草泥行迹。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满庭芳

巷角疏花,城湾剩水,坏墙深锁愁烟。

兽镮自掩,饥雀啄苔钱。

风扫回廊败叶,斜阳外、乔木依然。

虚堂冷,栏干翠湿,诗壁篆蜗涎。

平泉,行乐地,红罗买笑,碧玉供筵。

算镜槛芙蓉,犹似人妍。

休问楼中燕子,有黄金,难铸飞仙。

还知否,秋坟夜月,空到绿窗前。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