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后十日,子仪相招游仓司后圃,舣舟堤岸,醉中再赋

凉意在何许,高柳荫汀洲。

移船藕花深处,待得月如钩。

一抹晚山残照,十顷醉红香绿,百柂列琼舟。

浩歌激苍莽,豪气溢神州。泛芙蓉,依绿水,并英游。

明年此会,可怜独是贾胡留。

赖有瀛洲仙子,少驻云霄高步,相与慰沈浮。

富贵傥来尔,有酒且相酬。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翻译

何处才有凉意,高高的柳树遮蔽着汀洲。
我划船深入荷花丛中,等待月儿弯成细钩。
傍晚的山色和残阳映照,广阔湖面红绿交织,百艘华美的船只排列如玉舟。
放声高歌激荡天地,豪情充盈中华大地。在盛开的芙蓉间,沿着碧水,一同畅游。
明年此时聚会,可惜只有我这异乡人留下。
幸好有仙境的仙子,暂驻云端,共度沉浮时光。
富贵或许只是偶然,让我们借酒浇愁,共度此刻。

注释

何许:何处。
汀洲:水边的平地。
移船:划船移动。
月如钩:弯月如钩。
晚山残照:傍晚的山色和落日余晖。
十顷:广阔的十顷之地。
豪气溢神州:豪情遍布整个中国。
泛芙蓉:在芙蓉花间泛舟。
贾胡:异乡人。
瀛洲仙子:传说中的仙子。
相与慰沈浮:共同度过人生的起起落落。
富贵傥来尔:富贵是偶然降临的。
相酬:相互举杯共饮。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赏景的画面。"凉意在何许,高柳荫汀洲",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凉意未明,但高高的柳树已为水边小洲投下一片阴凉。接着,诗人乘船深入藕花丛中,期待着月上枝头,如同一弯银钩,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一抹晚山残照,十顷醉红香绿",晚山余晖映照在广阔的水面,十顷荷花盛开,香气四溢,绿色的荷叶如锦,景色醉人。"百柂列琼舟",形象地描绘了船只众多,装饰华丽,宛如仙境中的玉舟。

进入夜晚,诗人豪情满怀,放声歌唱,歌声激荡在苍茫天地间,充满豪迈之气,仿佛要弥漫整个神州大地。接下来,词人与友人一同泛舟赏芙蓉,沿着绿水前行,共享美景。

然而,词的转折点在于"明年此会,可怜独是贾胡留",预示着明年此时,可能只剩下友人子仪独自怀念这次聚会。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伤。幸运的是,还有仙子般的友人愿意暂驻停留,共同度过这沉浮不定的时光。

最后,诗人以豁达的心态收束,即使人生富贵无常,也应珍惜眼前的美好,以酒相酬,共度此刻的欢乐。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秋夜的宁静,又有友情的深厚,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收录诗词(65)

管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临川(今江西抚州)。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为峡州守,见范成大 《吴船录》。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者为甲辰生日,盖淳熙十一年(1184)。有 《养拙堂词》 一卷

  • 字:明仲
  • 籍贯:龙泉(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73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同张子仪诸公泛舟北渚,席间用子仪韵

平生五湖兴,梦想白蘋洲。

只今何处,卷帘波影漾风钩。

况值晚天新霁,菱叶荷花如拭,香翠拥行舟。

却为湖山好,牵思绕皇州。柳边堤,竹里阁,旧曾游。

恍然重到,不知身世此淹留。

且对碧梧修竹,领略好风凉月,大白与重浮。

欲和凌云赋,佳思苦难酬。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四)龙守沈商卿,三十年故交也,经过,为留五日。临行,以词为别,次韵以谢

一雨洗烦溽,天气爽如秋。

江山佳处,眼明重见旧交游。

去国三千馀里,俯视朝宗一水,共笑此生浮。

幸我扁舟具,归欲问菟裘。叹君才,方进用,岂容休。

銮坡凤沼,情知不为蜀人留。

便恐升沈各异,后日相逢无处,别语易成愁。

记取平安使,时访荻花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同子仪、韦之登舟青阁,用韦之韵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

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

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

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

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玉连环/解连环.泊英州钟石铺

江上青山无数。绿阴深处。

夕阳犹在系扁舟,为佳景、留人住。已办一蓑归去。

江南烟雨。有情鸥鹭莫惊飞,便相约、长为侣。

形式: 词牌: 一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