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年岭外得生还,自顾无功但愧颜。
欲识君恩至深处,严关便是玉门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经过一段艰难的旅程后,终于得以返回故土的情景。"四年岭外得生还"表明诗人在外漂泊了四年的时间,终获生还。"自顾无功但愧颜"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自责与羞愧,因为自己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就。
接着,"欲识君恩至深处"表达了诗人对于君恩的感激之情,并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地方来象征或体现这种恩惠。最后,"严关便是玉门关"则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指代,这里把实际的地名“严关”与美好的“玉门关”相提并论,以此强调君恩的深重和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属感、功绩感以及对君主恩惠的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在经历长时间外游后归来的复杂心理状态。
不详
路入青松翠霭间,斜阳倒影入溪湾。
此中猿鹤休相笑,谢傅东归自有山。
不读兹编三载强,诗中人物每相望。
简君我师老犹健,端溪江水深且长。
俯焉今日生怀思,贤者名山富遁藏。
谁念御河摊卷夜,春冰如坼薄于霜。
难逢古鉴明忠腹,长似骚人带病容。
几向清溪曾照见,万寻岩壑一青松。
文命力能平水土,阿衡功亦格皇天。
形容不上麒麟阁,当日君臣任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