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种徵君放

雄文英概比君难,二十高名满世间。

飞诏几回来北阙,草玄终不出南山。

诗篇落处风雷动,笔力停时造化闲。

仙术每将丹诀解,史才曾把逸书删。

家僮只有猿随从,坐客唯闻鹤往还。

两制词臣求识面,九重天子望祇颜。

处士星孤轻世俗,大夫松好贱官班。

棋残夜石秦云断,琴彻秋岩蜀月弯。

朝议蒲轮看再降,肯教从此老柴关。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仅的作品,名为《赠种徵君放》。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颂扬友人文才并表达对其品格的赞赏之作。

“雄文英概比君难”一句直接点出了被赠诗者在文学上的才能非同小可,甚至超过了常人的标准。这不仅是对其文学造诣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其个人才华的一种认可。接着的“二十高名满世间”则是说这位朋友的名声已经传遍整个世界,可以看出诗人对此人的推崇备至。

“飞诏几回来北阙,草玄终不出南山。”这里用了历史典故,北阙指的是朝廷之所在,南山则象征着隐逸的生活。飞诏是皇帝颁布的命令,而草玄则是一种仙草。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动摇的情操。

“诗篇落处风雷动,笔力停时造化闲。”此二句强调了诗人的文学才能,即便是他的作品即使只是轻轻放下,也能引起如同天气变化般的轰鸣之声,显示出其笔下的力量和影响力。

“仙术每将丹诀解,史才曾把逸书删。”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朋友文学才能的崇敬。仙术指的是道家修炼之法,丹诀是其中秘密的口诀,而史才则指的是历史学问和文笔。诗人用“每将”、“曾把”表达了一种经常性和习以为常的态度,突显了朋友在文学上的造诣。

“家僮只有猿随从,坐客唯闻鹤往还。”这里通过对比,描绘出诗人所处环境之幽深与宁静。家僮即是家中的仆人,而猿则是山林间的动物;坐客指的是来访者,鹤则是高洁寂寞的象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隐逸生活的赞美。

“两制词臣求识面,九重天子望祇颜。”两制即是朝廷中的文武官员,词臣是专门掌管文学创作的人;九重则指的是宫禁的深邃,祇颜则是皇帝的容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推崇,以及这种才能所能达到的一种高度尊荣。

“处士星孤轻世俗,大夫松好贱官班。”处士即未仕于朝廷之士,星孤形象着其高洁独立;大夫是官职名词,而松好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这两句通过对比,再次强调了诗人对朋友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格特质的赞赏。

“棋残夜石秦云断,琴彻秋岩蜀月弯。”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夜独处时的画面。夜晚,棋局尚未收拾,而外面的风景如同秦朝时期一般;琴声在秋夜中回荡,而山岩间透露出蜀地的明月。这既是对朋友生活情趣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此种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朝议蒲轮看再降,肯教从此老柴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友人的指点和启发。蒲轮是古代车辆的一部分,而朝议则是在早晨讨论国家大事;肯教即愿意教育的意思,老柴关则是一种隐居生活。这也暗示着诗人对朋友才华的敬仰,以及希望能在文学上有所进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如历史典故、自然景象等,对被赠诗者进行了全方位的赞美,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其文才的推崇,也反映出对朋友品格和生活态度的一种深切理解和共鸣。

收录诗词(16)

孙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潜山

势参吴楚分,作镇向同安。

地胜尘寰隔,天深洞府宽。

位将衡岳敌,根与霍山盘。

尘见千年白,霞生万仞丹。

崖秋争峭拔,峰霁间巑岏。

日转香炉煖,风生玉照寒。

石栖平郡堞,天柱倚云端。

绝顶人游少,高空鸟度难。

风雷生别壑,星斗绕层峦。

寒暑岩间异,方隅岭际观。

为霖同海内,倒影压平阡。

砂印猿踪迹,池飘鹤羽翰。

烟萝交密荫,瀑布落飞湍。

磴道莓苔滑,松根霹雳乾。

石奇疑虎伏,湫险认龙蟠。

胜好当春赏,幽宜带雪看。

气蒸茶蕊嫩,香老菊花残。

青擢凌霄干,红垂受露兰。

禅邻祖师塔,仙接左慈坛。

几客歌维岳,何人咏考槃。

元宗曾立庙,武帝亦鸣鸾。

圣代从何极,灵祠辑未阑。

青词驰长吏,法服降中官。

千古图经里,高名定不刊。

形式: 排律

句(其二)

朱衣吏引上骊山。

形式: 押[删]韵

句(其八)

僧寺聚观刊石处,人家传写挂牌时。

形式: 押[支]韵

句(其一)

刑人一旦起幽深,功业煌煌照古今。

形式: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