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和琳的《西招四时吟》其一,描绘了春天在边塞的独特景象。首句“莫讶春来后,寒威倍胜前”表达了对春天虽至但严寒依旧的意外,暗示了边塞气候的特殊性。接下来,“小窗欣日色”写出了即使在寒冷中,窗户缝隙透出的阳光仍给人一丝暖意,而“大漠渺人烟”则展现出广袤沙漠中人迹罕至的寂寥。
“风怒沙能语”运用拟人手法,描绘风力之大,使得沙粒似乎也能发出声音,形象生动;“山危雪弄权”则描绘了险峻山峰上积雪的威势,仿佛雪在掌控着山川的权柄。最后两句“略应桃柳意,塞上怯争妍”以桃柳的娇艳与边塞环境的恶劣相对比,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并未完全驱散边塞的荒凉,桃柳也不敢过分展现其美丽,流露出一种坚韧与谦逊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边塞春天的冷峻之美,以及生命在艰苦环境中的顽强与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