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城茅斋二首(其一)

已分长招湘水魂,安知却返杜陵村。

陆居无屋舟无水,坐看南山飞白云。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我深情地召唤湘江的灵魂,怎能料到它会返回杜陵的村庄。
陆地上没有房子,江面上没有水,只能坐着看南山上的白云飘荡。

注释

长招:深情地召唤。
湘水魂:湘江的灵魂象征。
安知:怎能料到。
杜陵村:古代地名,这里指故乡。
陆居:陆地上的居住。
舟无水:没有船或江河。
南山:南方的山。
飞白云:飘动的白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名为《杜城茆斋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感慨和他对自然美景的描述。

“已分长招湘水魂”,这里的“湘水”指的是古代湘江流域,也就是现在湖南省的部分地区。诗人用“已分长招”来形容自己与这片土地的情感已经深厚到难以割舍,甚至可以说是灵魂的一部分已经融入了这里的自然景观中。

“安知却返杜陵村”,诗人提到“安知”即是如何知道何时能够平静地回归自己的家乡。这里的“杜陵村”指的是诗人的故乡,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的渴望和不确定性。

“陆居无屋舟无水”,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困境和孤独感受。没有固定的住所,也没有可以乘坐的船只,只能坐在那里看着四周的景象。

“坐看南山飞白云”,这里的“南山”可能是指具体的地理位置,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面对的一片广阔的自然风光。诗人在无家可归的情况下,唯一能够做的是静坐在那里观赏远处山峦间飘浮的白云。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和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杜鹃

飞伏终难见,空抟似老乌。

一身随变化,故国任丘墟。

簇簇花如血,声声怨不枯。

春山情更好,何必夜相呼。

形式: 五言律诗

来日大难

去日滔滔似易得,来日藐藐若大难。

一日且作一日调,百年莫作百年看。

晋侯竟尔见新麦,楚王更要食熊蹯。

勿轻白发翁,勿恃青杨质。

物壮则老矣,其寿不可必。嵇叔夜,郭景纯。

今般人物如何人,皇天何不留逡巡。

形式: 古风

还李彀士雄卷

河汾之会,韩晋之津,在昔王马今何人。

青衫木笏排风尘,面如桃花髭如银。

长篇大字妙入神,关辅后辈谁等伦。

四方仕宦足邅迍,归老阌乡玉涧滨。

云为友兮山为邻,森森绿槊万霜筠。

汩汩清涟飞两轮,亭上何所见,荆山早暮来相亲。

斋中何所有,新旧歌诗千百首。

细大搜罗万象劳,放开日月东西走。

世上儿女徒纷纷,作者须教归老手。

君不见古往今来富贵人,灿灿金章悬紫绶。

金珠初入宠方深,骨肉未消名已朽。

又不见李杜死来三百年,至今仰望如星斗。

一联一句挂齿牙,便同金石垂长久。

乃知皇天造万物,独于吾辈偏加厚。

还翁诗卷翁细思,岂是生平都不偶。

形式: 古风

邯郸少年

邯郸全盛时,人物自都雅。

更得幽并儿,豪气阴相假。

生求赵王剑,千金不论价。

力购燕国姝,临高起亭榭。

使酒丛台上,夜猎西陵下。

闻说五陵儿,臂鹰驰犬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