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茨诗

有茨生兰圃,布叶翳芙蕖。

寄根膏壤隈,春泽以养躯。

太阳曝真色,翔风发其敷。

甘液润其中,华实与气俱。

族类日夜滋,被我中堂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有茨生兰圃,布叶翳芙蕖"两句,从兰花的生长状态切入,"茨"指的是野生的石南、石莲等植物,它们常伴随兰花共生,而"兰圃"则是兰花盛开之地,"布叶"和"翳"字眼生动地展现了兰叶覆盖和花朵盛开的景象。

"寄根膏壤隈,春泽以养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生长的土壤环境。"寄根"意味着兰花扎根于肥沃的泥土之中,而"膏壤隈"则形容了这片土壤的肥沃和温润,"春泽"指的是春天的雨水或露珠,它们滋润着兰花,使其茁壮成长。

"太阳曝真色,翔风发其敷"两句,转而描绘了兰花接受自然恩赐的情景。"太阳曝真色"形容了阳光的温暖与明媚,而"翔风"则是指和煦的微风,它们共同促进了兰花的生长,使其"敷"布开来。

"甘液润其中,华实与气俱"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兰花吸收自然滋润后的状态。"甘液"指的是雨水或露珠,它们渗透到兰花的每一个角落,使其内外兼修,而"华实"则形容了兰花因而更加繁盛饱满。

最后,"族类日夜滋,被我中堂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享受和赞赏。"族类"指的是同种植物,它们在不分昼夜地茁壮成长,而"被我中堂隅"则是说这些兰花环绕在诗人的居所之中,形成了一片幽雅的园林风光。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生长环境和过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与美好,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热爱。

收录诗词(8)

繁钦(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任丞相曹操主簿,以善写诗、赋、文章知名于世

  • 籍贯: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218

相关古诗词

杂诗

世俗有险易,时运有盛衰。

老氏和其光,蘧瑗贵可怀。

形式: 古风

远戍劝戒诗

肃将王事,集此扬土。凡我同盟,既文既武。

郁郁桓桓,有规有矩。务在和光,同尘共垢。

各竟其心,为国蕃辅。訚訚行行,非法不语。

可否相济,阙则云补。

形式: 四言诗

咏蕙诗

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

植根阴崖侧,夙夜惧危颓。

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徊。

三光照八极,独不蒙余晖。

葩叶永雕瘁,凝露不暇晞。

百卉皆含荣,己独失时姿。

比我英芳发,鶗鴂鸣已衰。

形式: 古风

定情诗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