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偶成》由清代诗人缪灏所作,描绘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独与感慨。首句“天涯飘泊意何穷”,开篇即点出诗人四处漂泊,不知归期的无奈与迷茫。接着,“独立萧斋对晚风”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简陋的书房中,面对着傍晚的凉风,内心充满了孤寂与沉思。
“壮志易消憔悴后,功名难慰寂寥中”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拥有远大的志向,但在历经岁月的磨砺之后,理想逐渐消逝,而现实中的寂寞与孤独却难以被功名所抚慰,流露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月明秋圃欹红袖,露滴寒塘瘦碧筒”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秋夜景象,月光下的花丛中,红袖倾斜,露珠滴落在寒冷的池塘边,瘦弱的竹筒映衬着这份清冷,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欲遣愁怀看落雁,潇湘声断又谁同”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观察南飞的大雁来排解心中的愁绪,但最终却发现,即使是在如此宁静的自然景象中,也难以找到共鸣之人,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漂泊生活中的孤独、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知音的渴望,情感深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