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挽彭叙古(其一)》,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对其才华的赞叹。
首句“年过二十工书法”,点出逝者在年轻时便已展现出卓越的书法技艺,二十岁之后更是炉火纯青,能够达到与古人比肩的境界。这不仅赞扬了逝者在艺术上的天赋与努力,也暗示了其早逝的悲剧性。
接着,“往往挥毫逼古人”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逝者在书法领域的成就,他的笔触和作品几乎可以与古代大师相媲美,显示出其非凡的艺术造诣和影响力。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身被君恩无一岁,可怜埋玉楚江滨”则转向了对逝者命运的哀叹。尽管他得到了君王的恩宠,却仅仅一年的时间,便因不幸而离世,最终葬身于楚江之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逝者英年早逝的惋惜,也暗含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才华的赞美和身后命运的哀悼,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生际遇的同情。杨士奇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哀而不伤的画面,让人在欣赏诗歌之美时,也不禁为逝者的人生轨迹感到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