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学馆壁

主家池馆临官道,门对琅玕如海岛。

弟子读书编绿蒲,词人琢句思芳草。

忆昨送客悲年华,隔帘微雨东风斜。

春光满眼忽自醉,墙西一树樱桃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学馆的环境与氛围,以及诗人在此所感受到的情感变化。首句“主家池馆临官道”,点明了文学馆的位置,它坐落在官道旁,周围环境雅致。接着“门对琅玕如海岛”一句,以“琅玕”比喻竹子,形象地描绘出竹林围绕的景象,仿佛是海岛上的一片绿意,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感。

“弟子读书编绿蒲,词人琢句思芳草”两句,通过弟子专心读书和词人构思诗句的情景,展现了文学馆内浓厚的学习与创作氛围。弟子们在绿蒲(可能指绿色的蒲草)边埋头苦读,而词人们则在芳草间寻找灵感,琢磨诗句,体现了文人墨客追求知识与艺术的精神。

“忆昨送客悲年华,隔帘微雨东风斜”两句,回忆起过去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微雨斜风中,诗人或许正站在窗前,回想起往昔的友情与岁月的变迁,心中难免有些许伤感。

最后一句“春光满眼忽自醉,墙西一树樱桃花”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图。春天的阳光洒满眼帘,诗人仿佛被这满眼的春色所陶醉。特别提到墙西的一棵樱桃花,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使整首诗在淡淡的哀愁中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文学馆的静谧与书香,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在春日美景中找到了一丝慰藉与希望。

收录诗词(7)

王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云临川人

  • 字:尚志
  • 籍贯:庐陵

相关古诗词

送陈敬初秀才北上

江南八月鸿雁飞,故人挟策游京师。

为郎作傅虽可期,老怀与尔宁分违。

忆昨同舟风雨夕,胥江委蛇严滩白。

紫阳之山千里隔,何曾笑我微官缚。

归来吴城刚半年,揽裙结佩仍周旋。

陈胶雷漆非偶然,拍肩笑语忘其颠。

秋风萧萧吹去舟,征衣蓐食还依刘。

芙蓉照波生远愁,欲别未别难为留。

玉堂金阙有耆旧,草诏紬书常在手。

乘时荐剡如转丸,兀兀兔园非所守,子之行兮良不苟。

形式: 古风

暇日同仲穆诸公游道场山和东坡韵

道场山深美林麓,坡老文章照岩谷。

簿书休暇得良朋,载酒幽寻欢意足。

朝寒岚重阴漫漫,石头路滑青屈盘。

仰瞻孤塔倚岛汉,俯听绝壑鸣飞湍。

老僧爱客煮茗出,暂与閒云分半席。

自言住山八十年,夹道长松手亲植。

家人好事携歌鬟,为予啸傲泉石间。

壶觞到处即倾倒,何必西湖与东山。

郡圃花开少晴旦,屈指春光已过半。

百年行乐能几何,烂醉芳时莫长叹。

形式: 古风

竹阵图

坡翁胸次何磥砢,杂遝千矛攒万笴。

一生长为竹写神,落纸筼筜森可把。

青云纠纠晓相压,苍雪纷纷昼仍堕。

长鎗磨戛飐绿沉,细甲钩连纽青锁。

此幅分明作阵图,左右中坚皆勇果。

正如绛侯剪诸吕,麾下健儿齐袒左。

又如赤壁走阿瞒,一炬怒鏖黄盖火。

囊沙壅水待半渡,摩垒斩关知彼我。

此君意气有如许,讵可奔北降老可。

金莲道人亦好事,远游爱鼓沧浪柁。

斛珠不买青楼娼,博取归来云颇颇。

敲门拄杖弃不用,砚几书屏邀对坐。

客来无诗不与语,琢肾雕肝谁得罢。

一朝去主芙蓉城,付与郎君重封裹。

我来愧在作者后,品画题诗忘缕琐。

周彝商鼎篆奇谲,赵璧随珠光璀瑳。

摩挲病眼拂卷素,玉节金枝纷娿娜。

雨中三日不出门,四客相看足如跛。

就中两客程与陈,吐辞清新曾帖妥。

回头动是三十霜,快读令人夷坎坷。

长潘短李炳貂豹,紫岩汶阳嗔果裸。

我诗乞与作衙官,掷笔乱峰青朵朵。

形式: 古风

五泄山

两崖镵天不容舠,玉龙喷壑翻云涛。

冰山潨下白石碎,雪浪捲起银台高。

天风吹寒草木冻,六月飞霜洒阴洞。

青蛇跳出一线长,赤口倾波渴云梦。

云奔雷激趋群灵,天关咫尺通幽冥。

岩头好借一勺水,六合尽洗尘埃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