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和张都运李氏柳塘赏荷韵

我爱此塘好,碧水映红蕖。

垂杨袅袅烟笼,绿发倩风梳。

医却尘埃俗病,唤起沧浪幽兴,怀抱一时舒。

更把直钩钓,得意不须鱼。忆当年,吟北渚,醉西湖。

兰舟撑入云锦,未必画中如。

世事春风一梦,回首欢游安在,烟海隔蓬壶。

清赏有今日,题壁记来初。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我喜爱这个池塘,碧绿的水映照着红色的荷花。
柳树轻轻摇曳,烟雾笼罩,仿佛绿色的头发被风梳理。
它能治愈世俗的烦恼,唤起我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让心情舒畅。
更用直钩钓鱼,乐趣在于过程而非结果。回想当年,在北岸吟诗,西湖醉酒。
乘着兰花舟,仿佛驶入了云锦画卷,这美景也许并不逊色于画中。
世事如春梦,回首过往的欢乐游历,都已消失在茫茫人海和仙境之间。
今日能独自欣赏美景,就记下这一刻,作为初次相遇的见证。

注释

塘:池塘。
红蕖:红色的荷花。
袅袅:轻柔摇曳的样子。
尘埃俗病:世俗的烦恼。
沧浪:古代对江河的美称,这里指宁静的水域。
蓬壶:仙境,比喻理想或美好的地方。
题壁:在墙壁上题字留念。

鉴赏

这首元代王旭的《水调歌头·和张都运李氏柳塘赏荷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首先赞美了柳塘的美景,碧水清澈,荷花娇艳,与垂杨相映成趣,微风吹过,犹如绿色秀发被梳理。这里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超脱尘世的宁静,能让人的心灵得到舒缓。

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在北渚吟诗、西湖醉酒的美好时光,感叹那些如梦般的欢乐已随春风远去,只剩下眼前的清幽景色。他感慨世事如梦,人事变迁,唯有此刻的清赏值得铭记。

最后,诗人以题壁的方式,记录下这次柳塘赏荷的经历,表达了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视。整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34)

王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 字:景初
  • 籍贯:东平(今属山东)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端午

漱齿汲寒井,理发趁凉风。

先生畏暑晨起,笑语听儿童。

说道今年重午,节物随宜稍具,还与去年同。

己喜酒尊冽,更觉粽盘丰。愿人生,常醉饱,百年中。

独醒竟复何事,憔悴佩兰翁。

我有青青好艾,收蓄已经三载,疗病不无功。

从此更多采,莫遣药囊空。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东]韵

临江仙

梦里还家喧笑语,觉来春色他乡。

潇潇风雨入离肠。有诗还洒壁,无酒不传觞。

试问凌烟辛苦地,争如畎亩南阳。

谁教山鬼伯龙旁。人间无限事,歌罢倚绳床。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为子周兄寿

童稚相看今白首,情因儿女尤深。

霜天昨夜卷层阴。舟中明月照,华屋寿星临。

气敛风云归寂寞,谁知经济雄心。

南阳烟雨卧龙吟。行藏安所遇,有酒且同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为宋太守寿

莫怪今年秋事晚,黄花不在重阳。

天公留泛九霞觞。故教争十日,风露寿华堂。

豪杰如公谁得似,平生义胆刚肠。

功名回首付诸郎。灵椿长不老,桑梓有余光。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