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其四)客店

残月在林,晨钟动野。行人惯听乌啼夜。

一鞭古道又斜阳,村田看尽羊牛下。

草席泥床,瓦盆茅舍。东餐西宿何时罢。

孤灯半枕梦江南,隔帘惊起萧萧马。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野外的宁静画面,残月挂在林梢,晨钟声悠然响起,唤醒了沉睡的田野。行人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早已习惯了夜晚的旅程。古道上,夕阳西下,诗人看到农人们赶着羊牛归家,田园生活显得质朴而祥和。

接下来,诗人转向自己的居所,简陋的草席泥床,瓦盆茅舍,生活的艰辛与朴素展露无遗。他感叹着这种东奔西走的生活何时才能结束。夜晚,孤灯半照,他在梦中回到了江南,却被窗外传来的马蹄声惊醒,增添了寂寥与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踏莎行·其四·客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思念,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尤侗以明末清初的视角,将个人经历融入到平凡的乡村生活中,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其一)金陵怀古

依旧青山绕建康。南朝佳丽地、草茫茫。

景阳脂井冷银床。秦淮月,犹照故宫墙。

吊古石头冈。大江流日夜、几兴亡。

鸡笼鼠雀满祠堂。君莫问,策蹇下斜阳。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其二)维扬旅思

锦缆牙樯金犊车。竹西歌吹地、斗繁华。

闲来独吊玉钩斜。隋宫女,为我诉琵琶。

客梦绕天涯。江山虽窈窕、不如家。

二分明月广陵花。一分月,斜照小窗纱。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临江仙(其一)迎春

昨夜饯冬三寸雪,晓光俄报春回。

绿杨青草媵红梅。东风齐着力,送入我门来。

箫鼓綵毬迎去也,游人蚁走长街。

珠帘影里笑金钗。老姬驮瘦马,儿戏唱低牌。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遣兴二首(其二)

搔首问天天不语,光阴无计消磨。

挑灯看剑自摩挲。浇胸冷热酒,拍手短长歌。

遮莫英雄老去也,山林经济如何。

平章重事到烟波。铙吹传玉鸭,水战教金鹅。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