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十七首(其六)九月九日紫微夫人喻作因许示郗

紫空朗玄景,玄宫带绛河。

济济上清房,云台焕嵯峨。

八舆造朱池,羽盖倾霄柯。

震风回三晨,金铃散玉华。

七辔降九垓,晏眄不必家。

借问求道子,何事坐尘波。

岂能栖东秀,养真收太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紫微仙境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诗人以“紫空朗玄景,玄宫带绛河”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紫微之空明亮而深邃,玄妙的宫殿环绕着红色的天河,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庄严的意境。

接着,“济济上清房,云台焕嵯峨”进一步渲染了仙居的壮观与神圣,上清之房排列有序,云台光彩夺目,仿佛是天界最辉煌的建筑群落。诗人通过“八舆造朱池,羽盖倾霄柯”描绘了仙人驾乘华丽的车舆,穿越朱红的池塘,羽盖轻摇,似乎触碰到了云霄的枝柯,展现了仙界的奢华与自由。

“震风回三晨,金铃散玉华”则描绘了仙界的自然奇观,震风回旋,三日之晨在空中回荡,金铃叮当作响,玉华璀璨,展现出一种和谐而美妙的自然景象。

“七辔降九垓,晏眄不必家”则表达了仙人的逍遥自在,他们驾驭着七匹神马,降临于九重天界,闲适地环视四周,无需拘泥于世俗的家宅,体现了仙人超越凡尘的生活状态。

最后,“借问求道子,何事坐尘波。岂能栖东秀,养真收太和。”诗人以提问的方式,探讨了追求真理与道义的仙人,为何会置身于尘世的波澜之中。他们难道不能在东方的秀丽之地,修养真我,吸纳天地间的和谐之气吗?这一问,不仅深化了对仙人生活状态的思考,也引发了对人生追求与境界提升的哲学性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紫微仙境的独特魅力,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想象力与哲理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7)

紫微王夫人(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一十七首(其七)十月十八日紫微夫人作

左把玉华盖,飞景蹑七元。

三晨焕紫辉,竦眄抚明真。

变踊期须臾,四面皆已神。

灵发无涯际,勤思上清文。

何事坐横途,令尔感不专。

阴痾失玄机,不觉年岁分。

形式: 古风

诗一十七首(其八)紫微吟此再三

玄清眇眇观,落景出东渟。

愿得绝尘友,萧萧罕世营。

形式: 古风

诗一十七首(其九)紫微诗

灵人隐玄峰,真神韬云采。

玄唱非无期,妙应自有待。

岂期虚空寂,至韵故常在。

携襟登羽宫,同宴广寒里。

借问朋人谁,所存唯玉子。

形式: 古风

诗一十七首(其十)紫微夫人歌此

褰裳济渌河,遂见扶桑公。

高会太林墟,赏宴玄华宫。

信道苟淳笃,何不栖东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