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野见寄十二辰体

良工鼠须笔,戢戢囊颖露。

抄诗节经史,汗牛车载路。

信知文中虎,一代人不数。

细声笑蚯蝇,妙趣忘鱼兔。

东野龙无云,胡为乎泥中。

蟠屈如睡蛇,虚此云梦胸。

且骑款段马,野服随田翁。

相羊山泽间,真乐樵牧同。

开林斩猴杙,种花续春意。

他年处鸡窠,偃蹇增老气。

锦鲸卷不宜,貂狗续亦易。

老砚磨猪肝,翰墨作游戏。

形式: 古风

翻译

技艺精湛的工匠使用鼠须笔,笔尖锐利如囊中之颖露。
他辛勤抄写经史典籍,搬运书籍多到需要牛车才能载满道路。
深知文章如猛虎,一代之中能出几人。
轻声嘲笑那些微不足道的虫蝇,忘却了鱼兔间的琐事。
东野之地龙没有云彩,为何却陷于泥泞之中。
他的才华如同蜷曲的睡蛇,空有云梦般的广阔胸怀。
暂且骑着温顺的马匹,身着农夫衣裳跟随老翁。
漫步山泽之间,与樵夫牧童共享真正的乐趣。
在树林中开辟路径砍伐树木,种植花卉延续春天的气息。
将来或许会过上简朴的生活,傲然自得增添岁月的沉稳。
华丽的锦鲸画卷并不适合我,平凡的貂狗续篇也足够容易。
用磨得光滑的老砚研磨猪肝,以书法作为娱乐消遣。

注释

良工:技艺精湛的工匠。
鼠须笔:古代精细的毛笔。
戢戢:锋利的样子。
囊颖:笔尖。
抄诗节经史:抄写经书史书。
汗牛车载路:搬运书籍多到需要牛车运输。
文中虎:比喻杰出的文章或人才。
蚯蝇:比喻微小的事物。
东野龙:隐喻才华出众的人。
泥中:困境中。
蟠屈:蜷曲。
云梦胸:比喻广阔的胸怀。
款段马:温顺的马。
田翁:农夫。
相羊:漫步。
真乐:真正的快乐。
猴杙:猴子用来攀登的木桩。
续春意:延续春天的生机。
鸡窠:简陋的居所。
偃蹇:傲慢自得。
锦鲸卷:华丽的画卷。
貂狗续:平凡的作品。
老砚:年代久远的砚台。
猪肝:比喻粗劣的材料。
翰墨:书法。
游戏:娱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和子野见寄十二辰体》。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诗歌。诗中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态和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良工鼠须笔,戢戢囊颖露。”开篇即以精巧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勤于著述、夜以继日的书生形象。这里的“良工”指的是技艺高超之人,而“鼠须笔”则是比喻用笔之细腻和勤奋,如同老鼠一样小心翼翼地收集粮食。

“抄诗节经史,汗牛车载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学识渊博,他的著述如同大车所载,不胜枚举。汗牛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够在烈日下不停地拉车而汗水如同倾盆的大力神牛,形象地说明了诗人学问之丰富。

“信知文中虎,一代人不数。”这里的“文中虎”比喻诗人在文学上的才华横溢,如同一代中的佼佼者,不可胜数。这两句强调了诗人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

“细声笑蚯蝇,妙趣忘鱼兔。”诗人对自然界的感受是细腻而深刻的,即便是小至蚯蚓,也能引起他的会心一笑,这种生活态度让他在忙碌中也能找到乐趣。

“东野龙无云,胡为乎泥中。”这里的“东野”可能指的是诗人隐逸的地方,而“龙无云”则是比喻自己如同龙一般的人物,但却没有云来陪伴,意在表达自己虽然有才能但并不求显露于世。接下来的“胡为乎泥中”则是在询问,为何要将自身的才华埋没于尘土之中,不让其发光发热。

“蟠屈如睡蛇,虚此云梦胸。”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野间悠然自得的情景,他的生活状态宛如沉睡的蛇一般曲折而舒适,而心中的梦想和抱负则如同浮动于胸中的云朵,飘渺而不定。

“且骑款段马,野服随田翁。”诗人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驾驭着那被松弛放纵的马匹,在田间悠然前行。这里的“野服”指的是质朴自然的衣着,而“田翁”则是对田野间劳作者的亲切称呼。

“相羊山泽间,真乐樵牧同。”诗人在山泽之间与羊群为伴,这种生活让他感到真正的快乐,因为他和那些樵夫、牧童一样,都能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

“开林斩猴杙,种花续春意。”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砍伐树木,以此来种植花卉,延续着对春天的向往和期待。这里的“猴杙”是一种树名,而“春意”则是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留恋。

“他年处鸡窠,偃蹇增老气。”诗人在描述自己的隐居生活,他选择了像鸡窠一般安静而不为人知的地方,这种平淡的生活让他的心态越发成熟和老练。

“锦鲸卷不宜,貂狗续亦易。”这里可能是在比喻诗人的某些物品或是书籍等,不宜过度装饰,而应该保持本真。接下来的“貂狗续亦易”则是在说,即便是珍贵的貂皮或是忠诚的狗,也都可以轻松地得到,这种对待世间万物的态度,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老砚磨猪肝,翰墨作游戏。”最后两句则是在描绘诗人的书房生活,他用年迈的砚台来磨写字的材料,而将文字创作视为一种游戏,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是对诗人生活理念的最好注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隐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自在,以及他对于文学和学问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卞仲祥

吾友卞南仲,别我何匆匆。

家有六男儿,乃与不死同。

阿祥更颖出,亹亹有父风。

翰墨既潇洒,文字犹研穷。

西园盖常飞,北海樽屡空。

霜寒濑水浅,蛟龙若为容。

我将归西湖,春风入脩筇。

期子梅花下,一酹孤山翁。

形式: 古风

和张仲实见寄(其一)

天地有义气,五行秋在金。

风吹庭前树,亦作清商音。

游子初离群,百感集一襟。

谅予老冉冉,无复谣善淫。

吾方用吾悟,安计他人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张仲实见寄(其二)

古交色不变,百鍊如精金。

一别又三月,书札乖嗣音。

相望隔一水,离忧盈中襟。

秋阳不能骄,秋雨不能淫。

会面不可期,月明千里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李致远秀才

平生志气隘九州,直欲濯足万里流。

讵期功名坐蹭蹬,不意岁月成缪悠。

防闲拟铸铁门限,牵挽忽作金濑游。

栖巢未稳乌鹊月,归梦已熟鲈鱼秋。

连宵风雨正僵卧,何时临壑容奇搜。

可人喜接一日雅,此地判作三年留。

说诗解字屡握手,感时怀古频搔头。

吴郡才子止丘沈,梁园旧赋馀枚邹。

天上仙应无懵者,眼中客复有此不。

家声久识南北阮,笔力眇视大小欧。

我方得友颇庆快,子亦固穷忘怨尤。

蹄涔乃使鲸鲵伏,拳石难与嵩岱侔。

纷纷嗜好异齐瑟,磊磊肝胆呈吴钩。

有才未遇政何损,知尔不荐终当羞。

往事欲谈遽易了,浊酒既倾焉得愁。

平乘楼上王夷甫,下泽车中马少游。

须笑即今仕宦人,嚅唲言貌如伶优。

若为田园足以活,与尔水火无相求。

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鹤心自由。

斯文将兴天未丧,游子累累徒隐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