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来自岭海者云扶桑花也予昔所见殊不类是殆大苏所咏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拂桑耳花家剪双头见寄始觉首四作之误乘酒漫成六首以赎差错插砚水瓶嫣然有笑语意岂亦怜老人之衰眊耶复取馀沥浇之当缠头耳滇蜀村歌云披蓑衣打杖头鼓风流在何处予拟答乡谚云雪落长江里依旧化作水何不落则雨却要是个底不知花神有知作何平章夜见梦云叟所谓黄连树下弹琴也(其六)

将军池馆有王戎,何似扶桑到海东。

过岭风尘双袖暗,际天烟涨一裙红。

细腰回雪憎魔女,浓颊围灯笑醉翁。

寄语寒温须着意,别来泪血尚溶溶。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远方来客——扶桑花的赞美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将军池馆有王戎,何似扶桑到海东”,以典故开篇,将扶桑花比作从遥远东方来的使者,引人遐想。接着,“过岭风尘双袖暗,际天烟涨一裙红”两句,通过视觉形象的对比,描绘了扶桑花穿越山岭时的景象,双袖暗喻风尘仆仆,一裙红则象征着花的鲜艳夺目,展现出花的坚韧与美丽。

“细腰回雪憎魔女,浓颊围灯笑醉翁”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扶桑花的形态与气质,以“细腰回雪”形容其轻盈柔美,以“浓颊围灯笑醉翁”表现其活泼生动,赋予了花以生命与情感。

最后,“寄语寒温须着意,别来泪血尚溶溶”表达了诗人对扶桑花的深情厚谊,即使分别已久,心中的思念与情感依然如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扶桑花的美丽与独特,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寄吴通府以墨见寄

紫髯旧映郡斋长,闻道髯今亦著霜。

去定将军呵醉尉,生犹碑字满襄阳。

残躯乍别阿鼻鬼,宝匣遥飞片脑香。

近日东陵瓜好不,几从炎热转清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魏文靖公卮贮以梓匣辄赋

魏家名德并恢恢,魏氏宗彝并伟瑰。

既有贞观丞相笏,复传文靖钜公杯。

金螭百只誇谁氏,火色千陶翠此枚。

贳取邻醅赏新购,先浇一滴向西飞。

形式: 七言律诗

卖貂

市上挟葛塞眼黄,将貂往市不成羊。

孟尝一腋收狐白,季子千金敝洛阳。

固是此方饶毒热,亦窥生事正空囊。

鹿皮破尽惟斑在,大雪关门拥坏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卖磬

贫来一石不能留,解赠王郎愧取酬。

庄舄恋乡声自旧,金人辞汉泪长流。

半肩荷蒉过门诮,一叶师襄入海游。

寄语春秋休责备,后来能有此人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