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上鉴的《秋蝉》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致和情感。"咽柳鸣槐较恨多",通过写蝉鸣在柳树和槐树间低回哀鸣,传达出一种深深的秋意和哀愁。"一声声送夕阳过",蝉鸣与落日相伴,更显孤独与凄凉,暗示时光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朱楼尽是笙歌地,不解悲秋奈若何",则转向对繁华景象的对比。华丽的朱楼中充斥着笙歌宴乐,似乎并未察觉到秋的悲凉,这与蝉的悲鸣形成鲜明对照。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感慨,以及自己无法排遣的悲秋之情。
整首诗以蝉鸣为线索,通过对比繁华与寂寥,展现了秋日的哀愁和人生的无常,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