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蝉

咽柳鸣槐较恨多,一声声送夕阳过。

朱楼尽是笙歌地,不解悲秋奈若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上鉴的《秋蝉》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致和情感。"咽柳鸣槐较恨多",通过写蝉鸣在柳树和槐树间低回哀鸣,传达出一种深深的秋意和哀愁。"一声声送夕阳过",蝉鸣与落日相伴,更显孤独与凄凉,暗示时光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朱楼尽是笙歌地,不解悲秋奈若何",则转向对繁华景象的对比。华丽的朱楼中充斥着笙歌宴乐,似乎并未察觉到秋的悲凉,这与蝉的悲鸣形成鲜明对照。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感慨,以及自己无法排遣的悲秋之情。

整首诗以蝉鸣为线索,通过对比繁华与寂寥,展现了秋日的哀愁和人生的无常,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收录诗词(9)

上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辞世偈

风卷云雾散,明月碧团圆。

了然无挂碍,池内现金莲。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孟夏关中咏

百结鹑衣倒挂肩,饥来吃饭倦时眠。

蒲团稳坐浑忘世,一任尘中岁月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新秋晚眺

山中多晚凉,清风厉秋节。

遥瞻四五峰,壁立皆奇绝。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

愿保幽贞姿,岁寒双皎洁。

形式: 古风

种竹歌

南山南,北山北,其中有竹人不识。

托根数茎临严霜,虚心愿并幽溪柏。

秋深草木零落尽,此竹亭亭终不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