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介公墨城诗为沈宝研作

此研犹馀碧血痕,蓼州手泽重瑶琨。

虎疁地脉纷横从,胥浦潮声共吐吞。

党部已随城社化,墨池剩有水云存。

风流更忆寒山叟,一卷长笺应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周忠介公墨城诗为沈宝研作》。全诗通过对周忠介公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之情。

首联“此研犹馀碧血痕,蓼州手泽重瑶琨”,以“碧血痕”和“手泽”描绘了周忠介公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德,如同珍贵的宝石般熠熠生辉。这里的“蓼州”和“瑶琨”分别指代了周忠介公的出生地和其卓越的成就,形象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颔联“虎疁地脉纷横从,胥浦潮声共吐吞”,通过描绘地理环境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周忠介公的影响力和历史地位。虎疁的地脉和胥浦的潮声,既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也寓意着周忠介公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角色。

颈联“党部已随城社化,墨池剩有水云存”,将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暗示了周忠介公的精神遗产虽随时间流逝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其留下的精神财富,如同墨池中留存的水云,依然在人们心中流淌,永不消逝。

尾联“风流更忆寒山叟,一卷长笺应细论”,以“风流”和“寒山叟”为喻,表达了对周忠介公人格魅力的赞美,以及对其精神价值的深入探讨。这句诗不仅是对周忠介公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后人传承和研究其精神遗产的呼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蕴含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宣窑脂粉合子(其一)

宣笺细写故宫词,更爇宣垆炙手时。

珍重西江新合子,六宫争㨂贮焉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宣窑脂粉合子(其二)

太平天子富共球,陶正承恩供奉周。

汝定官奇斋下拜,残膏曾涨潞河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宣窑脂粉合子(其三)

姜郎潇洒佳公子,席帽行吟感慨深。

间对绿窗陈素素,一编题识几酸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峚山宫允解后吴中退谓茶坞曰此公岂能长置丘壑中者笑而答之

故人相逢木渎上,阳春满座忘穷冬。

白华堪羡循陔乐,绛帐且作传经宗。

久矣心情谐猿鹤,是谁骨相苻夔龙。

升沉枯菀莫须问,相于泥饮倾新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