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吴景年次韵净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其一)

乌驱兔迫一衰翁,始信浮生总是空。

拈掇琴书终日事,依栖梅竹百年丛。

无官不用忧三黜,安分何劳送五穷。

咫尺上方钟鼓地,从师学佛便须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乌鸦追逐兔子,一个老翁在旁,让我深信人生如梦终为空幻。
整天弹琴读书,寄居在梅花竹林之中,度过余生。
无需忧虑多次被贬,安心本分何必担忧贫穷。
近在咫尺之处就是寺庙钟鼓环绕之地,若想学佛,必须亲身实践。

注释

乌:乌鸦。
驱:追逐。
兔:兔子。
迫:逼近。
一:一个。
衰翁:老翁。
始:开始。
信:相信。
浮生:短暂的人生。
总:总是。
是:是。
空:空幻。
拈掇:拿取、从事。
琴书:琴和书。
终日:整天。
事:事情。
依栖:寄居。
梅竹:梅花和竹子。
百年丛:长久的居所。
无官:没有官职。
不用:不必。
忧:忧虑。
三黜:多次被贬。
安分:守本分。
何劳:何必劳心。
送五穷:送走贫穷。
咫尺:很近的距离。
上方:寺庙上方。
钟鼓地:钟鼓声响起的地方。
从师:跟随老师。
学佛:学习佛教。
便须躬:就必须亲自去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乌兔追逐的世间浮沉中,深感人生如梦的哲理。首句以乌鸦追赶兔子的生动画面象征生命的匆忙与无常,而"一衰翁"则暗示了主人公的衰老和对世事的淡然。诗人通过"始信浮生总是空"表达出对人生虚幻本质的认识。

接下来,诗人描述自己整日沉浸在琴书之中,寄情于梅竹之林,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归宿,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无官不用忧三黜"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失意的豁达态度,"安分何劳送五穷"则进一步强调了知足常乐,不为贫穷所困的生活哲学。

最后,诗人提到净慈寺的钟鼓声近在咫尺,暗示了他对于佛法的亲近和向佛之心,认为学习佛法应当亲身实践,即"从师学佛便须躬"。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修行态度。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代京尹吴山云益雪应贺庙堂二首(其二)

非才承乏尹瑶京,何幸亲逢造化成。

凝固地腴丰岁事,均调天气寿民生。

春归休念采薇戍,夜捷已闻垂瓠城。

方信太平元有象,九街箫鼓合欢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代京尹吴山云益雪应贺庙堂二首(其一)

安排寒事做年华,老手薇垣第一家。

神女先驰行雨旆,冯夷随剪舞风花。

万尘并纳真平等,一色横陈绝点瑕。

养乐堂前清赏处,贺班方退紫宸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代前人次韵赵县尉即席诗

旧来曾此摄雷封,勉策驽鞭愧罔功。

自分依莲游绿水,岂期沿檄又秋风。

今来视昔还多事,我亦无他祇一中。

此去未知能淑后,时知石药赖明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代浦城权县赵节推鹿鸣宴诗

潜藩岁贡素多才,捷报欢声沸似雷。

南浦士流新姓字,西山夫子旧胚胎。

登荣仙籍香浮桂,得意春魁信在梅。

此去天衢齐纵靶,代庖祗饯幸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