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元刺史句咏寒亭

长山绕井邑,嘐嘐天外青。

烟云无近远,水石何幽清。

半崖盘石径,如见小蓬瀛。

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

高亭临极巅,登高宜新晴。

俗士谁能来,野客熙清阴。

漫歌无人听,在酒共我倾。

时复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形式: 古风

翻译

高山环绕着村落,青色天空远远传来嘐嘐声。
烟云不论远近,水石显得多么幽静清冷。
半山腰上蜿蜒石径,仿佛看见了小小的蓬莱仙境。
正值盛夏酷热,忽然感觉秋意袭来。
高高的亭台立于山顶,登高望远最适合在雨后放晴时。
凡夫俗子哪能来此,只有野外的隐士在此享受清凉。
独自唱歌无人倾听,唯有借酒浇愁。
偶尔回望,心中明月仿佛从四海升起。

注释

长山:高大的山脉。
嘐嘐:形容声音嘈杂。
烟云:云雾。
水石:山水。
小蓬瀛:指传说中的仙岛蓬莱。
大暑:夏季最热的时候。
秋气:秋天的气息。
极巅:山顶。
新晴:雨后放晴。
俗士:世俗之人。
野客:野外的隐士。
倾:倒,喝光。
心月:心中的明月,象征理想或情感寄托。
四溟:四海,指广阔的天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深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自然之美。"长山绕井邑,嘐嘐天外青"一句,便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深藏于连绵山峦之间的幽静小镇景象。"烟云无近远,水石何幽清"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烟云水石之美的感悟,这些元素在他的笔下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融入了诗人的情怀。

"半崖盘石径,如见小蓬瀛"中的“小蓬瀛”形象,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清幽的山中小径图。"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则是对季节变化的一种感受,尽管正值炎热之时,却似乎能感受到一丝秋日的凉意。

"高亭临极巅,登高宜新晴"表达了诗人对登临高处以观赏新鲜天气的喜爱。紧接着的"俗士谁能来,野客熙清阴"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之人难以到来的偏远所在的欣赏与自得。

"漫歌无人听,在酒共我倾"中,诗人的独唱变成了对孤寂自然景观的一种交流,而这种交流似乎更胜过人间的交往。最后一句"时复一回望,心月出四溟"则是诗人在一次次地回望之际,对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景象之间关系的一种体悟。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独自享受这些美景的心境,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收录诗词(1)

杜子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行作

江淮幼女别乡闾,好似明妃远嫁无。

默默一心归故国,区区千里逐狂夫。

慵拈箫管吹羌曲,懒系罗裙舞鹧鸪。

多少眼前悲泣事,不如花柳旧江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绿珠

以色危身岂不知,甘心死别不生离。

楼前甲士纷如雪,正是花飞玉碎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平山堂

平山堂下水云重,孤笛凄凉淡月中。

不见龙蛇飞素壁,只馀狐兔戍离宫。

仙翁已逐风流尽,世事俱随梦幻空。

广武无人同此意,慨然止有泪临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行

远岫依依落照,平林隐隐疏钟。

独跨蹇驴归去,梅花一笑相逢。

形式: 六言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