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朔日作三首(其三)

北省冀有秋,南省失逢年。

近闻温台郡,斗米值千钱。

户口既日增,衣食惟赖天。

民饥乃走险,触法吁可怜。

将宁失不经,效尤恐甚焉。

蠲赈既不惜,更通楚国船。

近慰远则忘,而吾岂其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七月朔日作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民生疾苦与官府应对的情景。

首句“北省冀有秋,南省失逢年。”表达了对北方地区期待丰收,南方却遭遇歉收的感慨。接着,“近闻温台郡,斗米值千钱。”描述了温台郡粮食价格飞涨至每斗一千钱的严峻情况。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不稳定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户口既日增,衣食惟赖天。”指出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衣食问题依赖于自然界的恩赐。接下来,“民饥乃走险,触法吁可怜。”揭示了百姓因饥饿而走上违法道路的无奈与悲惨。

“将宁失不经,效尤恐甚焉。”表达了对于不遵循常规行为的担忧,暗示了社会秩序的脆弱。随后,“蠲赈既不惜,更通楚国船。”说明官府不惜代价进行救济,并且开放贸易通道以缓解物资短缺。

最后,“近慰远则忘,而吾岂其然。”表达了诗人对近处的安抚虽能暂时缓解,但长远来看仍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决心。整首诗深刻反映了乾隆时期社会的矛盾与挑战,以及统治者对此的反思与努力。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英

秋英绽幽芳,翘楚亦可人。

泫露无定光,袅风有馀芬。

曲岸临银塘,蘸影摇清沦。

居然兰蕙友,谢彼桃李群。

设如遇家丞,检校转难分。

形式: 古风

昆明湖泛舟(其一)

秋入沧池潋玉波,蓼花极渚晚红多。

金行满意萧澄景,此际惟应让素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昆明湖泛舟(其二)

层峰霁翠落波心,佳景当秋效静深。

晴雨三时萦万虑,西成盼近为开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昆明湖泛舟(其三)

泛湖最合新秋爽,暑已去时寒未来。

漭沆明漪烟霭澹,兰舟恰趁好风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