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连朝苦阴雨,入夜月华新。
清醮今当夕,真君信有神。
灯光想如昼,香气自生春。
水旱多为害,当思今为民。
这首诗描绘了久雨初晴后,夜晚月色明亮,人们在庐山真君殿举行祭祀活动的情景。诗人通过“清醮”、“真君信有神”等词句,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与信仰。灯光如同白昼,香气弥漫,营造出一种祥和而庄重的氛围。最后两句“水旱多为害,当思今为民”,则体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疾苦,祈求风调雨顺,百姓安康的深厚情感。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宗教与社会关系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不详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削迹忘当世,开亭枕近郊。
情非恶冕绂,乐不似衡茅。
静看云归岫,閒知鹳在巢。
春风动幽兴,植杖数花苞。
酒醒残月在西厢,悄悄重城春夜长。
何物与人清意思,瑞香花发一亭香。
萧萧木落洞庭湖,一叶扁舟尽室居。
吾道已衰投直笔,人情难合卷长裾。
重轻自系朝廷势,褒贬犹存史策书。
所遇于天皆有分,未将鲵鲋羡鲸鱼。
风响翻空若疾雷,舟行值此颇淹回。
坐看鸥鹜浮波去,近见蛟龙带雨来。
春色未还江上柳,雪香谁寄岭头梅。
欲收美景陪清唱,恨乏当时子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