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沈尹默所作的《秋日杂诗(其二)》。诗中以晨雀鸣叫起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人观察到晨雀在檐头嘈杂地鸣叫,询问它们的叫声究竟有何所求。他接着借风雨飘摇的环境,寓意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难,指出自然界的规律人力无法改变。诗人感叹命运的安排而非个人所能左右,表达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人与禽鸟同样面临世路坎坷的忧虑。
诗中“浮沉匪我愿,避世资车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浮沉的厌倦,以及想要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他羡慕晨雀的翅膀能随意飞翔,不受束缚,认为广阔的空间远非笼中的羁绊所能限制。最后,诗人再次以“寄言谓晨雀,尔鸣将焉求”收束,重申自己的疑问:晨雀的鸣叫到底代表了什么,是对生活现状的不满,还是对未知的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朴素,通过晨雀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