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雨后静坐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生动景象。
首句“衙散忽风雨”,点明了时间背景,衙门散工后,突然间风雨交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琴樽独坐时”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状态——独自一人,面对琴樽,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孤独。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自然界的景象:“湿滋墙蔓长,寒指槛□□。”湿气滋养了墙上的藤蔓,显得更加茂盛;寒风吹过,似乎能感受到栏杆上的凉意。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景物更加生动。
“野菌和云摘,台兰趁晚移。”描述了雨后云雾缭绕的景象,野菌在云雾中生长,仿佛与云朵融为一体;而台兰则趁着傍晚的时机,悄悄地移动,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变化。
最后两句“四郊沾洒遍,春意满耕犁。”总结了雨后的整体景象,四面八方都受到了雨水的滋润,春意盎然,耕犁也充满了生机,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