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刘员外家宸翰楼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李攀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楼内丰富的文化传承与自然美景的和谐交融。
首联“君家司寇此楼居,奕叶承恩片帖馀”,点明宸翰楼的主人是刘员外,其家族历史悠久,深受皇恩庇护。这里的“司寇”借指刘员外,暗示其家族曾有显赫的历史地位。“奕叶承恩”则强调了家族世代受到朝廷的恩赐与宠爱。
颔联“帝自经筵传翰墨,人从册府见图书”,进一步描绘宸翰楼内的文化氛围。皇帝亲自在经筵上传授知识,文墨飘香;人们从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可见宸翰楼不仅是居住之所,更是知识与文化的宝库。这里体现了刘员外家族与皇室的密切联系,以及对文化的高度重视。
颈联“烟云绕槛生春色,牛斗开函散楚墟”,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巧妙结合。烟云缭绕的景象赋予了楼阁以生机与活力,仿佛春天的气息弥漫其中;牛斗星宿开启书函,散落在楚地,寓意知识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了整个楚地,象征着知识的传播与影响深远。
尾联“弦诵只今诸弟满,韦贤相业好谁如”,表达了对刘员外家族后辈的赞美。如今,诸弟满堂,弦歌不绝,继承并发扬了家族的学问与事业。韦贤是汉代著名的学者,此处以韦贤相业比喻刘员外家族的学问成就,表达了对家族学问传承的极高评价,同时也暗含了对刘员外家族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宸翰楼作为文化与知识殿堂的独特魅力,以及刘员外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