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久陪译馆清流集,吟苦霜添两颔髭。
厌驻王成思旧隐,年来却赴白云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友道的作品,名为《送梵才大师归天台(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
“久陪译馆清流集”,这里的“久陪”表明诗人与梵才大师相处的时间较长,“译馆清流集”可能指的是两人共同工作或生活的地方,那里的环境清幽,溪水潺潺。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营造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氛围。
“吟苦霜添两颔髭”,诗人在这平静的环境中吟诵诗歌,但心中的忧伤却如秋霜般渐渐积累,甚至让他的胡须都染上了岁月的痕迹。这句话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厌驻王成思旧隐”,这里的“厌驻”表明诗人对某个地方或状态产生了厌倦,可能是因为朋友即将离开,而“王成”应指的是古代高士王成,他的名字在这里被用来比喻梵才大师的隐逸之志。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朋友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怀念。
“年来却赴白云期”,这一句则描写了梵才大师即将离开,前往他那白云深处的归宿。这里的“年来”暗示时间的推移,而“白云期”则是对天台山的美好称呼,象征着远离尘世、洁净高远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对朋友离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长久的怀念。
不详
诗律密闻高九释,倦游归老旧烟霞。
朝中半是名臣友,时寄新吟壁罩纱。
天入平湖远,楼深纳霁华。
青山藏福地,碧树记人家。
水落鱼龙蛰,风高雁鹜斜。
古来形胜地,何事忆长沙。
迢迢何处觅仙关,翠竹苍崖夕照间。
倦鸟依依穿石磴,落花历历点苔斑。
春残几负屑霄约,首白宁辞绝壁攀。
乘兴相携遥蹑屐,一樽聊与赋青山。
辞得官来性又便,恰如病马解缰牵。
虽无白日三声喏,赢得清宵一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