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江杨邦彦家扁二首次刘允若韵(其二)午桥柳庄

十里烟沙接野塘,五株垂柳覆萝墙。

宦情都付河东老,往事休谈洛下庄。

翠影连云春正晚,莺声到梦日初长。

相邀须待花飞尽,倦客愁多易感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江南春景图。首句“十里烟沙接野塘”,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辽阔与悠远,烟沙与野塘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五株垂柳覆萝墙”一句,将视线聚焦于一处,通过五株垂柳与藤蔓交织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这份静谧与幽深。

“宦情都付河东老,往事休谈洛下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与对过往经历的淡然态度。河东老和洛下庄,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点,象征着不同的人生阶段和记忆,诗人将这些复杂的情感寄托于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之中,既有留恋也有释怀。

“翠影连云春正晚,莺声到梦日初长。”这两句则转向自然界的描写,翠绿的树影与连绵的云彩交织在一起,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悠长。莺鸟的啼鸣似乎也融入了诗人的梦境,增添了几分诗意与遐想。

最后,“相邀须待花飞尽,倦客愁多易感伤。”诗人邀请朋友相聚的场景,却在花落尽时才得以实现,这既是对相聚不易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深深忧虑。倦客的愁绪在这样的时刻尤为明显,容易触动内心的伤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美学风格,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14)

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月廿八日早渡浙江

尘事萦心不暂安,天涯忧抱若为宽。

人因病久交游绝,士到名成出处难。

水国鸡鸣催客渡,山城花落送春残。

会当一壑忘情去,得共云松老岁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伯贞戴公

东望湘云客思多,故人归计近如何。

江都夜月琼花梦,海国蛮烟荔子歌。

落日麒麟犹草野,沧江鸥鸟亦风波。

碧桃窗下听春雨,谁肯金貂换绿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题云门翠微深处

溪阁重重翠崦遮,无时云气湿袈裟。

千峰树色藏朝雨,六寺钟声送晚鸦。

笔冢天寒收柿叶,香坛风落扫松花。

倦游每忆消閒地,早晚扁舟向若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过何氏山林

十年海国厌风波,地老天荒此地过。

白发几人江上老,青山无恙越中多。

社寻庐阜沙门远,诗爱扬州水部何。

要看仙家棋局散,不妨松下烂樵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