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咏弟见寄

春残逆旅赋归欤,桂玉囊空欲趁虚。

懒效梁鸿五噫曲,未逢黄石一编书。

刺漫屡簉门行马,志拙宁堪鼎拄车。

数?荒田临霅水,好披龙具去携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春日归家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怀乡之情与学术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融合了景物描写与内心活动的佳作。

首句“春残逆旅赋归欤”表明春天即将结束,旅人开始准备返回家中。这里的“逆旅”指的是逆着季节的流转而行,寓意着诗人的不情愿和迫不得已。紧接着,“桂玉囊空欲趁虚”则透露出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虽然手中的书籍(以“桂玉囊”比喻)尚未能充实,但依旧怀有追求真理的愿景。

在“懒效梁鸿五噫曲”一句中,“懒效”意味着模仿或效法,而“梁鸿五噫曲”则是指古代音乐家梁鸿所创作的一首著名乐曲,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音乐艺术的向往和追求。然而,随后的“未逢黄石一编书”显示了诗人的学术追求尚在途中,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接下来的两句“刺漫屡簉门行马,志拙宁堪鼎拄车”描绘了一种急迫而又有些无奈的情景。这里的“刺漫”、“屡簉”都形容了草木繁盛之状,而“门行马”、“鼎拄车”则表现了诗人急于启程但又不得不停留的情境。

最后两句“数?荒田临霅水,好披龙具去携锄”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关切和对劳作的向往。这里的“数?荒田”指的是反复探访那些荒废的田地,而“临霅水”则是形容诗人在河边思考未来之事。“好披龙具去携锄”则显示出诗人想要以农耕为生,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学术追求、土地荒废等。通过对这些主题的艺术加工,诗人传达了一种深切的个人体验与社会关怀。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都兄见寄(其二)

五色徒誇补衮工,百年痴作蠹书虫。

尘缨黧貌惭衰相,窾木号风逼岁穷。

酌酒漫为蛇画足,覆蕉今悟鹿成空。

江村且索梅花笑,独有幽人影伴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子都兄见寄(其一)

栖栖异县叹飘蓬,暂释牢愁颂酒功。

失马忽悲居塞上,卧龙有待起隆中。

匪躬直道宁忧辱,巧舌如簧固易穷。

况有知音居鼎铉,岂随笠泽著书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子都兄寄伯封论书

绝艺当如郢匠斤,家鸡野鹜漫分群。

山阴妙法羲传献,江左名声薄继欣。

竞作墨猪无健骨,谁知笔髓贵丰筋。

斯言举似秦溪后,三折君须子细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子都兄鲍庵芍药(其一)

春归莺老禁无音,天为红芳著意深。

姝色自应倾一国,多情向惜费千金。

如迎如舞缘风拆,不淡不深愁雨侵。

宜与花王为辅佐,欲传彩笔继高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