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舟过南京》,是明代诗人李昌祺的作品。诗人以钟阜和桥陵为背景,描绘了南京这座历史古城的风貌。"钟阜白云边"形象地展现了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景象,而"桥陵锁暮烟"则暗示了陵墓的庄严肃穆与傍晚的宁静氛围。
"圣谟真远矣,王气故依然"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帝王智慧和王朝气运的感慨,尽管岁月流转,但南京作为曾经的都城,其王者之气仍然不减。接下来的"玉帛诸番会,金汤万世传",通过"玉帛"象征和平的外交活动,以及"金汤"形容坚固的城池,赞美了南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军事防御能力。
最后两句"谁陈根本计,有力可回天",诗人发出疑问,询问谁能提出扭转乾坤的根本策略,暗含对时局变迁的深沉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既描绘了南京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底蕴,又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