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七首(其四)

上天示鉴戒,灾异何频仍。

奏报四方至,圣心靡安宁。

畴咨诸臣工,涣汗扬大庭。

陈言禆缺违,治道期一更。

北斗酌元气,吁谟运权衡。

皇华走星轺,恩波逮苍生。

于惟吾皇圣,格天以勤诚。

岂惟弥灾变,三五行可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拟古二十七首》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描绘上天警示人间的灾异频繁,以及君主为国事忧虑不安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君主勤政爱民的赞美之情。

首句“上天示鉴戒,灾异何频仍”开篇即点明主题,上天通过各种灾难警示人间,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平。接着“奏报四方至,圣心靡安宁”描述了各地灾情上报朝廷,使得君主心神不宁,体现了君主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畴咨诸臣工,涣汗扬大庭”则表达了君主在面对国家危机时,广泛咨询大臣们的建议,以求得治理之道。此处“涣汗”形容君主的辛劳,“大庭”象征着君主的权威与决策中心。

“陈言禆缺违,治道期一更”进一步说明了君主在听取大臣意见后,对当前治理方式的反思与改进,期望能有一番新的治理局面。

“北斗酌元气,吁谟运权衡”运用比喻手法,将君主比作掌管天地元气的北斗星,通过“吁谟”(深思熟虑)来运筹帷幄,体现了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智慧与决断力。

“皇华走星轺,恩波逮苍生”描绘了君主派遣使者巡视四方,将恩泽遍及百姓,体现了君主的仁政思想。

最后,“于惟吾皇圣,格天以勤诚”表达了对君主圣明的赞美,以及对其勤勉治国的肯定。“岂惟弥灾变,三五行可升”则预示了君主的努力不仅能够消除灾祸,还能使国家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主勤政爱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君主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二十七首(其五)

天于西北亏,地于东南倾。

炼石补缺漏,蹴山塞重溟。

洪河稽天流,象罔纷纵横。

赤手障颓波,万古焉能成。

漆室有隐忧,非啸邻妇惊。

其力诚何施,其志良可矜。

形式: 古风

拟古二十七首(其六)

今日忽不乐,驾言出遨游。遨游亦何之,迤?登崇丘。

累累有孤坟,传是古王侯。

野人不记省,时来牧羊牛。

长夜既寂寂,泉台永幽幽。

不论贵与贱,宁识贤与不。

人事有代谢,荣华逝难留。

感彼牛山言,使我涕泗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拟古二十七首(其七)

边隅近杀气,昴星烛天明。

长矢射汉月,牧马川原腥。

挥霍风雨急,劫掠鸡犬惊。

黑云压孤垒,哭声殒三军。

羽书日夜驰,震动咸阳京。

天子按剑怒,含悽悯苍生。

徵调选材勇,授钺思豪英。

制敌在素豫,得人壮长城。

安得百颇牧,坐使边尘清。

形式: 古风

拟古二十七首(其八)

少年不识事,负志殊慨慷。

陕小宇宙内,思欲超八荒。

举身登日观,纵目临扶桑。

两手擎日月,照耀无边方。

天道有隐幽,世途有更张。

群居惭噏噏,独行愧凉凉。

文豹亦雾隐,神龙亦渊藏。

蹇予将奈何,聊以永徜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