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佐的《江行》描绘了一幅江上行旅的画面。"江水悠悠行路长",寥寥数语便展现出江面宽阔,水流悠长,行舟者的旅途遥远而漫长,给人以空间的辽阔感和时间的流逝感。接着,"孤鸿啼月有微霜",通过孤鸿在月光下的哀鸣,以及隐约可见的寒霜,渲染出一种孤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不定和思乡之情。
"十年踪迹浑无定",诗人感慨自己十年来行踪不定,没有一个固定的归宿,流露出对生活的动荡和命运无常的无奈。最后一句"莫更逢人问故乡",表达了诗人不愿再提及自己的家乡,因为那只会勾起更深的思乡之痛,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避世之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江水、孤鸿、月霜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孤独的旅程和深深的思乡之情,语言简洁,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