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题赞

功成积劫印纹端,不是南山得恐难。

眼睹数重金色润,手擎一片玉光寒。

炼时百火精神透,藏处千年莹彩完。

定果熏修真秘密,信心莫作等閒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功业成就如劫纹般深沉,若非南山般的福缘恐怕难以达成。
亲眼所见重重金色光泽,手中捧着一片寒冷的玉光。
炼制过程中百火淬炼精神饱满,珍藏之处千年光彩依旧完好。
这定下的成果是修行的真谛,切勿轻视,要坚定信念。

注释

功成:事业或修行的成功。
积劫:积累多世的修行。
印纹端:深沉如印记的痕迹。
南山:比喻极好的福分或机缘。
恐难:恐怕难以。
眼睹:亲眼看见。
数重:层层叠叠。
金色润:金光润泽。
手擎:手托。
玉光寒:玉质的光芒带有寒意。
炼时:炼制之时。
百火:众多火焰。
精神透:精神饱满。
千年莹彩:千年的光彩。
完:完整无损。
定果:修炼的最终成果。
熏修:长期修炼。
真秘密:真正的奥秘。
信心:坚定的信念。
等閒看:轻易看待。

鉴赏

这首诗是对一件工艺品进行的描绘和赞美,表现了作者对于精湛工艺和物品持久性的赞赏。从“功成积劫印纹端”可见诗人对工匠们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技艺和作品的细致刻画给予极高的评价。而“不是南山得恐难”则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即若非是南山(常指代地之名,也有可能特指某座山)这样特别的地方,或许能得到如此珍贵的物品,否则很难获得。

接下来的“眼睹数重金色润,手擎一片玉光寒”描绘了诗人对这件工艺品的直接感受,其金色的光泽和玉质的清冷给人的视觉和触觉带来了双重享受。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物品外观和质感的细腻描写。

“炼时百火精神透,藏处千年莹彩完”则表达了工艺品经历了无数次高温烧制,最终呈现出一种精神内涵和色泽的完整,这种描述不仅强调了工艺品的坚固耐用,也体现了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沉淀。

最后,“定果熏修真秘密,信心莫作等閒看”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件物品所蕴含的真理和精神财富给予高度重视,并警示读者不要将其视为普通之物,应以诚挚之心去感悟其深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工艺美术的欣赏,更透露出他对于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的尊崇与保护。

收录诗词(108)

李世民(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生卒年:599年-649年

相关古诗词

试赵昌国

秋风雪月天,花竹鹤云烟。

诗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述字回文偈七首(其一)

忧信述最亨,知休以祐然。

留希佛背生,推求比旧前。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述字回文偈七首(其三)

比旧前忧依,述最亨知休。

以祐然留希,绅背生推求。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述字回文偈七首(其四)

旧前忧依述,最亨知休以。

祐然留希佛,背生推求比。

形式: 偈颂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