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已故太傅康国韩公的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以“西豪居在许东偏”开篇,巧妙地将逝者生前的居所置于许县的东部边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安详的氛围,暗示了逝者生前的显赫地位与宁静生活。
“丹旐遥遥过许田”一句,通过描述灵柩(丹旐)缓缓经过许田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同时也暗含了对逝者功德的颂扬,因为许田常被视为英灵安息之地。
“欲问相君真宅处,高平吉地是新阡。”这两句则表达了对逝者真正居所的探寻与敬仰。诗人似乎在询问:真正的居所究竟在哪里?但答案已经明了——在高平吉地中,新辟的墓道就是他最后的归宿。这里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蕴含了对逝者功德的肯定与追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以哀而不伤的情感,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与无尽怀念。文彦博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巧妙融合,使得这首挽词成为了一曲动人心弦的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