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溪县丞仪父上任后,与当地百姓和谐相处的场景。首句“虽方六七十,皆有万千家”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清溪县广阔的地域和众多的居民,暗示了治理的复杂性。接着,“赞府亦制锦,到官殊及瓜”两句,通过赞府(可能是指上级官员)与新任县丞仪父的对比,强调了仪父上任之迅速,以及他受到的重视。
“山苗甘笋蕨,溪饭饱鱼虾”描绘了清溪县自然环境的丰富与美好,以及百姓生活的富足。山间生长的野菜甘甜,溪边的饭菜丰盛,充满了生活气息。“为尔传清白,遗黎每叹嗟”则表达了对仪父廉洁公正品格的赞美,以及百姓对他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宋代地方官吏与民众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体现了诗人对清廉官员的颂扬和对淳朴民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