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和楚人,兹楚地。泣玉山,无所记。
但见楚人誇产玉,古庙幽幽无鬼哭。
傥有鬼,定无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荆山》,通过对荆山之地的描绘,展现了楚地独特的风貌和传说。"和楚人,兹楚地"开篇点明了地域特色,"泣玉山,无所记"则借玉山哭泣的典故,暗示荆山曾有丰富的玉石资源,但如今已无迹可寻。"但见楚人誇产玉"进一步描述了当地人们对玉石的自豪和夸耀,然而"古庙幽幽无鬼哭"却以神秘的古庙和寂静无声来反衬昔日热闹开采的景象不再,显得凄凉。最后两句"傥有鬼,定无足"以假设的语气,表达了对过去繁华消逝的感慨,认为即使有鬼神,也因人事变迁而无处诉说哀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荆山的今昔对比,寓言式地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和物是人非的主题,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草木无处所,动摇知风形。
今日万叶黄,昨日万叶青。
青既渐衰变,黄亦渐凋零。
人生恃岁月,种柏满郊坰。
自生江海涯,小大形拳曲。
宫帘织以须,水母凭为目。
贵将蔽其私,贱用资不足。
于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
昔读远公传,颇闻高行僧。
庐山将欲雪,瀑布结成冰。
寻迹数百载,历危千万层。
师来笑贾岛,只解咏嘉陵。
客语南方鸩,啄蛇掀巨石。
遂令山中人,多窃禹步迹。
谁云不可转,鸟啄犹能掷。